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衰老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现有抗衰老的主要策略 | 第12-13页 |
1.2.1 基因干预 | 第12-13页 |
1.2.2 卡路里限制 | 第13页 |
1.2.3 药物干预 | 第13页 |
1.2.4 其他 | 第13页 |
1.3 抗衰老小分子及其作用机制 | 第13-18页 |
1.3.1 雷帕霉素 | 第13-14页 |
1.3.2 白藜芦醇 | 第14-16页 |
1.3.3 二甲双胍 | 第16页 |
1.3.4 亚精胺 | 第16-17页 |
1.3.5 多球壳菌素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多球壳菌素对细胞生长、抗性及寿命的影响 | 第20-26页 |
2.1 材料 | 第20-22页 |
2.1.1 实验菌株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2.1.4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菌种活化与保存 | 第22页 |
2.2.2 细胞生长的检测 | 第22页 |
2.2.3 细胞压力抗性检测 | 第22-23页 |
2.2.4 细胞寿命检测 | 第2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3-25页 |
2.3.1 不同浓度多球壳菌素对芽殖酵母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2 多球壳菌素对芽殖酵母压力抗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多球壳菌素对芽殖酵母寿命的影响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多球壳菌素对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第26-36页 |
3.1 主要生物信息学工具 | 第2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3.2.1 比较转录组数据 | 第26-27页 |
3.2.2 比较转录组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8-35页 |
3.3.1 主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3.3.2 Heatmap分析和差异表达基因列表 | 第29-30页 |
3.3.3 GOTerms分析 | 第30-33页 |
3.3.4 Signalingpathways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多球壳菌素调控细胞寿命的相关机制 | 第36-47页 |
4.1 材料 | 第36-38页 |
4.1.1 实验菌株 | 第36-37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4.2.1 ROS水平测定 | 第38-39页 |
4.2.2 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测定 | 第39页 |
4.2.3 线粒体呼吸链相关蛋白表达的测定 | 第39页 |
4.2.4 过氧化物酶体数目的测定 | 第39页 |
4.2.5 肌动蛋白动态的测定 | 第39-4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0-46页 |
4.3.1 多球壳菌素对ROS水平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多球壳菌素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多球壳菌素对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4 多球壳菌素对过氧化物酶体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5 多球壳菌素对肌动蛋白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