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解除权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1-12页 |
2 合同解除权概述 | 第12-17页 |
2.1 合同解除权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 合同解除权的性质及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2.3 合同解除权的类型 | 第14-17页 |
2.3.1 法定解除权 | 第14-15页 |
2.3.2 约定解除权 | 第15-17页 |
3 合同解除权制度的域外法考察 | 第17-21页 |
3.1 大陆法系国家合同解除权制度 | 第17-18页 |
3.1.1 德国合同解除权的立法规定 | 第17页 |
3.1.2 法国合同解除权的立法规定 | 第17-18页 |
3.2 英美法系国家合同解除权制度 | 第18-21页 |
3.2.1 英国合同解除权的立法规定 | 第18-19页 |
3.2.2 美国合同解除权的立法规定 | 第19-21页 |
4 我国合同解除权制度的分析 | 第21-25页 |
4.1 合同解除权的产生原因 | 第21-23页 |
4.2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程序 | 第23-24页 |
4.3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 第24-25页 |
5 我国合同解除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25-32页 |
5.1 合同解除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25-26页 |
5.2 合同解除权制度的内容 | 第26-32页 |
5.2.1 合同解除权的发生原因 | 第26-27页 |
5.2.2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程序 | 第27-30页 |
5.2.3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