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粉土轻质填料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水泥基粉土轻质填料概述 | 第16页 |
1.3 国内外新型轻质填料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16-22页 |
1.3.1 泡沫混凝土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1.3.2 泡沫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4-34页 |
2.1 试验原材料及基本性能 | 第24-28页 |
2.1.1 水泥 | 第24页 |
2.1.2 粉煤灰 | 第24页 |
2.1.3 原料土 | 第24-25页 |
2.1.4 发泡剂 | 第25页 |
2.1.5 发气剂与激发剂 | 第25页 |
2.1.6 稳泡剂 | 第25页 |
2.1.7 拌合用水 | 第25页 |
2.1.8 其他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9 主要仪器 | 第26-28页 |
2.2 试件制备 | 第28-29页 |
2.2.1 制备工艺流程 | 第28-29页 |
2.2.2 技术指标控制 | 第29页 |
2.3 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33页 |
2.3.1 发泡剂性能及泡沫稳定性测定 | 第29页 |
2.3.2 浆体流值测定 | 第29页 |
2.3.3 浆体稳定性测定 | 第29-30页 |
2.3.4 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测定 | 第30页 |
2.3.5 含水率测定 | 第30页 |
2.3.6 吸水率测定 | 第30页 |
2.3.7 静弹性模量测定 | 第30-31页 |
2.3.8 CBR值测定 | 第31页 |
2.3.9 水稳定性测定 | 第31-32页 |
2.3.10 干湿循环耐久性测定 | 第32页 |
2.3.11 自然干燥收缩值测定 | 第32-33页 |
2.3.12 微观形貌结构测定 | 第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化学方法制备的水泥基粉土轻质填料性能研究 | 第34-45页 |
3.1 力学性能 | 第34-40页 |
3.1.1 粉土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2 养护条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3 水料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4 引气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5 激发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干湿循环耐久性 | 第40-42页 |
3.3 水稳定性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物理方法制备的水泥基粉土轻质填料性能研究 | 第45-65页 |
4.1 力学性能 | 第46-56页 |
4.1.1 粉土种类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2 粉土掺量的影响 | 第47-56页 |
4.2 水稳定性 | 第56-57页 |
4.3 微观形貌结构 | 第57-59页 |
4.3.1 形貌观察分析 | 第57-58页 |
4.3.2 孔结构统计分析 | 第58-59页 |
4.4 纳米碳酸钙 | 第59-62页 |
4.5 普通砂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水泥基粉土轻质填料路基的应用层位研究 | 第65-71页 |
5.1 BISAR软件简介 | 第65页 |
5.2 计算方案 | 第65-67页 |
5.3 路基换填方案 | 第67页 |
5.4 应用层位分析 | 第67-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第71-76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71页 |
6.2 水泥基粉土轻质填料施工工艺 | 第71-75页 |
6.2.1 技术指标及施工要点 | 第71-72页 |
6.2.2 施工流程 | 第72-73页 |
6.2.3 质量检测与控制 | 第73-75页 |
6.3 效果评价 | 第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