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土壤中镉、砷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土壤中镉、砷来源及污染现状第13-15页
    1.2 土壤中镉、砷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措施第18-20页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0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1.7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影响小白菜镉吸收的土壤因素和预测模型研究第22-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1 供试土壤第22-24页
        2.1.2 试验布置与植物分析第24页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2.2.1 不同处理下小白菜中Cd含量及其与土壤Cd含量的关系第24-26页
        2.2.2 小白菜对Cd的生物富集系数第26-27页
        2.2.3 影响小白菜吸收Cd的土壤因素第27-29页
        2.2.4 基于不同数据来源的小白菜吸收Cd的预测模型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31页
    2.4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影响小白菜砷吸收的土壤因素和预测模型研究第32-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3.1.1 供试土壤第32页
        3.1.2 试验设计与植物分析第32-33页
        3.1.3 数据分析第3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3.2.1 植物As含量及与其土壤As含量的关系第33-35页
        3.2.2 小白菜对As的富集系数第35页
        3.2.3 影响植物吸收砷的土壤因素第35-36页
        3.2.4 基于不同数据来源的小白菜吸收As的预测模型第36-37页
    3.3 讨论第37-38页
    3.4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影响小麦砷吸收的土壤因素、预测模型及阈值研究第39-5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4.1.1 供试土壤第40-41页
        4.1.2 试验设计第41-42页
        4.1.3 样品分析第42页
        4.1.4 统计分析第4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4.2.1 小麦在18个土壤上对砷的吸收第42-44页
        4.2.2 不同小麦品种在陕西和江西土壤上对砷的吸收研究第44-46页
        4.2.3 影响小麦和BCF模型构建中As积累的主要因素第46-47页
        4.2.4 不同小麦品种的归一化和土壤阈值计算第47-49页
    4.3 讨论第49-50页
    4.4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DGT与传统方法在评价镉生物有效性上的比较第51-6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5.1.1 供试土壤第52页
        5.1.2 盆栽试验和植物样品分析第52页
        5.1.3 土壤生物有效性镉的提取第52-53页
        5.1.4 统计分析第5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3-57页
        5.2.1 小白菜在15种土壤上的生物量第53-54页
        5.2.2 镉在15种土壤中的生物累积第54-55页
        5.2.3 土壤中镉含量和植物中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第55-56页
        5.2.4 土壤性质对植物吸收镉的影响第56-57页
    5.3 讨论第57-58页
    5.4 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DGT与传统方法在评价砷生物有效性的比较第60-69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6.1.1 供试土壤第60页
        6.1.2 盆栽试验与植物样品处理第60-61页
        6.1.3 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测定方法第61-62页
        6.1.4 数据分析第62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6.2.1 小白菜在15种土壤上的生物量第62-63页
        6.2.2 砷在15种土壤中的植物吸收量第63-64页
        6.2.3 砷在15种土壤中的生物富集系数第64-65页
        6.2.4 土壤中砷含量和植物中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第65页
        6.2.5 土壤性质对植株吸收砷的影响第65-66页
    6.3 讨论第66-68页
    6.4 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第69-75页
    7.1 材料与方法第69-70页
        7.1.1 供试土壤第69页
        7.1.2 供试改良剂第69页
        7.1.3 供试作物第69-70页
        7.1.4 试验设计第70页
        7.1.5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70页
        7.1.6 数据处理第70页
    7.2 结果与讨论第70-74页
        7.2.1 添加改良剂对小白菜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第70-71页
        7.2.2 添加改良剂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的影响第71-73页
        7.2.3 小白菜地上部分Cd含量和土壤有效Cd含量的关系第73页
        7.2.4 施用改良剂对土壤pH的影响第73-74页
    7.3 小结第74-7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8.1 主要结论第75-76页
        8.1.1 土壤中镉、砷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第75页
        8.1.2 DGT与传统方法在评价镉、砷生物有效性上的比较第75页
        8.1.3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第75-76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76页
    8.3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9页
致谢第89-92页
作者简介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造纸污泥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研究
下一篇:高山大气汞污染特征、化学转化及传输规律研究--以泰山和大帽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