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15-23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和特征 | 第15-17页 |
(二)区域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 第17-18页 |
二、相关理论的研究 | 第18-23页 |
(一)产业集群理论 | 第18-19页 |
(二)区域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四)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沈阳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管理现状 | 第23-26页 |
一、沈阳工业园区基本现状概述 | 第23-24页 |
二、沈阳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管理主要成绩 | 第24-26页 |
(一)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 第24-25页 |
(二)园区特色定位进一步明晰,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 | 第25页 |
(三)工业园区的建立,促进周边经济发展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沈阳工业园区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一、沈阳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一)园区管理部门决策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 | 第26页 |
(二)园区规模增长速度加快,政府扶持政策执行遇到困难 | 第26页 |
(三)缺乏工业领域管理人才,缺少配套服务支撑体系 | 第26-27页 |
(四)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与城市关联性差 | 第27页 |
二、沈阳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29页 |
(一)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定位不明确 | 第27-28页 |
(二)工业园区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唯利是图、急功近利 | 第28页 |
(三)园区管理者重项目收益,轻人才培养 | 第28页 |
(四)工业园区人性化考虑还不周到 | 第28-29页 |
第五章 镇江、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管理特点及经验 | 第29-36页 |
一、镇江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管理特点 | 第29-31页 |
(一)强化组织保障,增强统筹协调 | 第29-30页 |
(二)强化优化先导,优化产业布局 | 第30页 |
(三)强化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 第30-31页 |
二、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管理的特点 | 第31-34页 |
(一)政府管理以服务企业为宗旨 | 第31-33页 |
(二)政府管理以提高效率为手段 | 第33-34页 |
(三)政府管理以发展经济为目标 | 第34页 |
三、镇江、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管理中的先进经验 | 第34-35页 |
四、先进工业园区政府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借鉴先进工业园区政府管理经验为沈阳工业园区管理提出建议 | 第36-39页 |
(一)强化管理和调整调度,进一步促进园区平稳发展 | 第36-37页 |
(二)强化质量和品牌建设,管理部门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 第37页 |
(三)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引进高素质人才 | 第37-38页 |
(四)管理部门大力培养园区创新活力,提倡多元化发展 | 第38-3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9-41页 |
一、不断强化园区资源配置和整合,为园区发展提供持续的基础 | 第39页 |
二、稳步引导和鼓励产业聚集,为园区发展提供持续的产业政策 | 第39页 |
三、创新环境的良好营造,保障了园区发展持续的动力 | 第39页 |
四、投资与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提供持续的资金是园区发展保障 | 第39-40页 |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园区发展提供持续的环境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