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问题产生的缘由 | 第11-12页 |
·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8-22页 |
·研究原则和基本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现状 | 第22-52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 | 第22-32页 |
·住宅空间形态概念 | 第22-23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功能空间形态特征 | 第23-28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结构空间特征 | 第28-29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类型 | 第29-32页 |
·西北不同典型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现状及演变分析 | 第32-48页 |
·不同典型地区住宅空间形态现状 | 第32-41页 |
·不同典型地区住宅空间形态演变状况 | 第41-45页 |
·典型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比较分析及现存问题 | 第45-48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演变动因分析 | 第48-51页 |
·自然条件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社会条件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家庭结构的变化 | 第50页 |
·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3 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 | 第52-84页 |
·节能住宅空间形态概述 | 第52-60页 |
·乡村节能住宅概念 | 第52-53页 |
·住宅节能与住宅空间形态 | 第53页 |
·住宅空间舒适性及生态节能 | 第53-60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及室内热环境状况 | 第60-74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组成 | 第61-63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方式 | 第63页 |
·典型住宅室内热环境测试分析 | 第63-70页 |
·不同空间形态住宅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 第70-74页 |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适宜性节能技术及措施 | 第74-82页 |
·住宅空间布局节能技术及措施 | 第74-78页 |
·结构构造节能技术及措施 | 第78-80页 |
·其他节能技术及措施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4 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设计探索 | 第84-110页 |
·西北乡村节能住宅设计策略 | 第84-88页 |
·西北乡村住宅生态节能设计理念 | 第84页 |
·西北乡村节能住宅设计原则 | 第84-85页 |
·西北乡村节能住宅设计策略 | 第85-88页 |
·乡村新型节能住宅设计方案探讨 | 第88-98页 |
·关中仓渡村新农宅方案设计 | 第88-90页 |
·商洛秦茂村新农宅方案设计 | 第90-93页 |
·新农宅方案室内热环境模拟 | 第93-98页 |
·新型节能住宅实例分析 | 第98-107页 |
·银川碱富桥村新建生态住宅方案 | 第98-102页 |
·新旧住宅室内热环境测试对比分析 | 第102-106页 |
·新型住宅存在问题 | 第106-107页 |
·新型住宅优化措施 | 第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1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结论 | 第110-111页 |
·展望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图表目录 | 第118-122页 |
附件1 调查问卷 | 第122-126页 |
附件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