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飞沫气溶胶的通量估计和源函数的推导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1.1 飞沫气溶胶 | 第12-15页 |
1.1.1 定义和分类 | 第12-13页 |
1.1.2 气候效应 | 第13页 |
1.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4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文的研究结构 | 第18-19页 |
2 数据和方法 | 第19-25页 |
2.1 实验简介 | 第19-22页 |
2.2 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 第22-25页 |
2.2.1 粒径标准化 | 第22页 |
2.2.2 平衡法 | 第22-24页 |
2.2.3 白浪覆盖率法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5页 |
3.1 气象条件 | 第25-27页 |
3.2 飞沫气溶胶的数量浓度以及谱分布 | 第27-34页 |
3.2.1 总数量浓度谱 | 第27-29页 |
3.2.2 不同气团影响下的气溶胶浓度谱 | 第29-30页 |
3.2.3 平均数量浓度 | 第30-34页 |
3.3 有效通量估计和源函数推导 | 第34-42页 |
3.3.1 平衡法计算有效通量 | 第34-37页 |
3.3.2 白浪法计算有效通量 | 第37-42页 |
3.4 通量的比较 | 第42-43页 |
3.5 结果验证 | 第43-45页 |
4 结语 | 第45-48页 |
4.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45-47页 |
4.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1 | 第52-53页 |
附录2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