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海洋外来物种入侵防治视角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摘要第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前言第9页
二、海洋外来物种入侵概念与特点第9-12页
    (一) 海洋外来物种概念界定第9-10页
    (二) 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特点第10-12页
        1、影响范围大第10-11页
        2、防范难度大第11页
        3、技术手段少第11页
        4、补偿主体特殊第11-12页
三、我国在海洋外来物种入侵防治中的主要法律手段及困境第12-14页
    (一) 海洋外来物种防治的主要法律手段考察第12-13页
        1、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前第12页
        2、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后第12-13页
    (二) 海洋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法律困境第13-14页
        1、法规零散第13页
        2、不同法规之间缺乏有效协调补充,存在管理冲突与盲区第13页
        3、相关法制规范定位不准,存在漏洞第13-14页
        4、缺乏责任制度第14页
四、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一种海洋外来物种防治的有效手段第14-17页
    (一) 海洋生态补偿内涵第14-15页
    (二) 生态补偿制度应该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海洋外来物种的手段第15页
        1、海洋外来物种防治需要政策保障第15页
        2、生态补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段第15页
    (三) 生态补偿制度在外来物种防治中的重要作用第15-17页
        1、提供制度保障第15-16页
        2、侧重补偿,极大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第16页
        3、通过责任与权利的统一,保障制度顺利推进第16页
        4、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化第16-17页
五、我国现有生态补偿制度考察第17-20页
    (一)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政策现状第17页
    (二)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第17-19页
    (三)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第19页
    (四)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对象存在偏差第19页
    (五)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补偿方式现状第19-20页
六、我国海洋外来物种防治视角下生态补偿制度主要内容第20-25页
    (一) 主体第20-22页
        1、国家第20-21页
        2、生态补偿的付费者第21页
        3、海洋生态补偿的受偿者第21页
        4、环境公益组织—一个内涵缩小的公益组织第21-22页
    (二) 海洋外来物种防治中生态补偿主体间的关系第22-23页
        1、对生态补偿的付费者收费第22页
        2、给受偿者补偿第22页
        3、政府与环境公益组织的作用与关系第22-23页
        4、恢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第23页
        5、实现权利与责任的对等第23页
    (三) 我国海洋外来物种防治视角下生态补偿制度的模式选择第23-24页
        1、政府主体补偿模式第23-24页
        2、市场运作模式第24页
        3、环境公益组织主导的补偿模式第24页
    (四) 我国海洋外来物种防治视角下生态补偿的标准确定第24-25页
        1、以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为标准第24页
        2、以从海洋生态资源获益为标准第24-25页
        3、以对海洋生态保护付出的成本为标准第25页
七、我国海洋外来物种防治视角下生态补偿制度立法完善第25-28页
    (一) 提高立法层次,尽快出台国务院层面的行政立法第25-26页
    (二) 立法保障海洋外来物种的研究与宣传第26页
    (三) 确定海洋外来物种防治视角下生态补偿制度的协调部门第26页
    (四) 立法中采用环境公益组织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第26-27页
    (五) 积极实践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27页
    (六) 建立国家补偿申请与诉讼制度第27页
    (七)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缔结国际条约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致谢第30-31页
个人简历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经营者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认定
下一篇:西岗区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