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凝体系调驱特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聚合物驱技术第10-16页
        1.1.1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第11-12页
        1.1.2 黄原胶第12-13页
        1.1.3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第13-14页
        1.1.4 HPAM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进展第14-15页
        1.1.5 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第15-16页
    1.2 粘土胶驱油技术第16-17页
    1.3 纳米技术第17-23页
        1.3.1 纳米与纳米材料第17-18页
        1.3.2 纳米材料的特性第18-19页
        1.3.3 纳米材料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4 纳米材料在油田开发的应用第21-23页
    1.4 胶态分散凝胶技术第23-27页
        1.4.1 HPAM/AlCit 交联体系第23-24页
        1.4.2 胶态分散凝胶的室内研究第24-25页
        1.4.3 胶态分散凝胶的评价方法第25-26页
        1.4.4 胶态分散凝胶的现场试验第26-27页
    1.5 课题的提出和拟研究的内容第27-29页
        1.5.1 课题的提出第27-28页
        1.5.2 拟研究的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凝体系的合成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9-46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评价第29-30页
        2.2.1 HPAM 固含量测定第29页
        2.2.2 HPAM 水解度测定第29-30页
        2.2.3 HPAM 分子量测定第30页
    2.3 HAGS 合成及评价方法第30-33页
        2.3.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0-31页
        2.3.2 合成方法第31页
        2.3.3 评价方法第31-33页
    2.4 HPAM/ALCIT 胶凝体系影响因素分析第33-43页
        2.4.1 HPAM 浓度的影响第33-34页
        2.4.2 交联比的影响第34-36页
        2.4.3 矿化度的影响第36-37页
        2.4.4 温度的影响第37-38页
        2.4.5 放置时间的影响第38-40页
        2.4.6 HPAM 浓度对成胶时间的影响第40-41页
        2.4.7 交联比对成胶时间的影响第41-42页
        2.4.8 剪切速率的影响第42-43页
    2.5 交联过程分析第43-45页
    2.6 本章结论第45-46页
第三章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凝体系粘弹性评价第46-82页
    3.1 前言第46-48页
        3.1.1 粘弹体及其测量原理第46-48页
        3.1.2 粘弹体强度评价指标第48页
    3.2 试剂与主要仪器第48-49页
    3.3 HPAM/ALCIT 胶凝体系的制备第49页
    3.4 测量方法第49-50页
        3.4.1 RS-75 旋转流变仪测量第49-50页
        3.4.2 六速旋转粘度计测量第50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81页
        3.5.1 HPAM/AlCit 胶凝体系模量-频率关系分析第50-58页
        3.5.2 HPAM/AlCit 胶凝体系流变模式分析第58-74页
        3.5.3 损耗角-频率曲线分析第74-81页
        3.5.4 HPAM/AlCit 胶凝体系剪切稠化现象分析第81页
    3.6 本章结论第81-82页
第四章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凝体系粒度分析第82-100页
    4.1 粒度分析方法第82-84页
        4.1.1 激光粒度法分析原理第82-83页
        4.1.2 激光粒度法分析装置第83-84页
    4.2 试剂与仪器第84页
    4.3 HPAM/ALCIT 胶凝体系制备第84页
    4.4 测量方法第84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4-99页
        4.5.1 实验结果第84-95页
        4.5.2 粒度峰值分析第95-97页
        4.5.3 蒸馏水稀释对HAGS 粒度分析的影响第97-98页
        4.5.4 HAGS 主粒径随时间的变化第98-99页
    4.6 本章结论第99-100页
第五章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凝体系流动性能评价第100-116页
    5.1 仪器与材料第101-102页
        5.1.1 实验仪器第101-102页
        5.1.2 实验材料第102页
    5.2 实验步骤第102-104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4-114页
        5.3.1 单岩心在不同阶段的压力曲线分析第104页
        5.3.2 HAGS 残余阻力系数与流速的关系第104-106页
        5.3.3 HAGS 与HPAM 对岩心的封堵效果比较第106页
        5.3.4 HAGS 对并联岩心的封堵效果比较第106-110页
        5.3.5 HAGS 重复注入的突破压力梯度比较第110页
        5.3.6 HAGS 对填砂模型的封堵效果分析第110-111页
        5.3.7 HAGS 成胶前后注入性能对比第111-113页
        5.3.8 HAGS 启动压力梯度与流速的关系第113页
        5.3.9 HAGS 经岩心剪切后的粘度变化第113-114页
    5.4 HAGS 封堵机理分析第114-115页
    5.5 本章结论第115-116页
第六章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凝体系调驱试验研究第116-131页
    6.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116-118页
        6.1.1 实验仪器第116-117页
        6.1.2 实验材料第117-118页
    6.2 实验步骤第118页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8-128页
        6.3.1 压力曲线分析第118-119页
        6.3.2 采收率-含水率分析第119页
        6.3.3 HAGS 重复注入效果分析第119-121页
        6.3.4 放置时间影响分析第121-122页
        6.3.5 HAGS 与岩心渗透率匹配性分析第122-125页
        6.3.6 HAGS 调驱试验第125-128页
    6.4 HAGS 调驱机理分析第128-130页
        6.4.1 HAGS 平面波及系数的影响第128页
        6.4.2 HAGS 纵向波及系数的影响第128-130页
    6.5 本章结论第130-131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及辽宁省高职教育需求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开放式故障诊断构架及动态测试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