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符号 | 第11-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2页 |
| 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 1.1 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发展 | 第14-16页 |
| 1.2 化学结构 | 第16页 |
| 1.3 基本理化性质 | 第16页 |
| 1.4 β-内酰胺类抑制剂的简介 | 第16-17页 |
| 2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 2.1 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 2.2 抗菌活性 | 第18-21页 |
| 2.3 临床应用 | 第21-26页 |
| 3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 3.1 猪 | 第26-27页 |
| 3.2 羊 | 第27-28页 |
| 3.3 鸡 | 第28-30页 |
| 3.4 犬 | 第30页 |
| 3.5 猫 | 第30页 |
| 3.6 鸽 | 第30-31页 |
| 4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毒理学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 4.1 急性毒性研究 | 第31页 |
| 4.2 慢性毒性研究 | 第31页 |
| 4.3 免疫毒性研究 | 第31页 |
| 4.4 对育种犬精液的毒性 | 第31页 |
| 4.5 临床不良反应 | 第3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42页 |
| 第二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42-52页 |
| 摘要 | 第42-4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 1.1 材料 | 第43页 |
| 1.2 试验方法 | 第43-46页 |
| 2 试验结果 | 第46-48页 |
| 2.1 对临床常见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46页 |
| 2.2 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对临床分离的链球菌、金葡菌MIC及两药联合应用的FIC测定 | 第46-48页 |
| 2.3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临床分离的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 | 第48页 |
| 3 分析与讨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Abstract | 第51-52页 |
| 第三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在猫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52-72页 |
| 摘要 | 第52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2-56页 |
| 1.1 材料 | 第52-53页 |
| 1.2 试验方法 | 第53-56页 |
| 1.3 数据的处理 | 第56页 |
| 2 试验结果 | 第56-65页 |
| 2.1 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6-63页 |
| 2.2 药时曲线与药动参数 | 第63-65页 |
| 3 分析与讨论 | 第65-69页 |
| 3.1 关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在血浆中的检测方法 | 第65-66页 |
| 3.2 关于HPLC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66-67页 |
| 3.3 体内药物浓度与临床应用 | 第67页 |
| 3.4 关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药动学 | 第67页 |
| 3.5 相对生物利用度分析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Abstract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对猫的安全性评价 | 第72-88页 |
| 摘要 | 第72-7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第73页 |
| 1.2 试验药物及剂量 | 第73页 |
| 1.3 试验器材及试剂 | 第73-74页 |
| 1.4 试验方法与观察指标 | 第74-75页 |
| 1.5 统计分析 | 第75页 |
| 2 试验结果 | 第75-83页 |
| 2.1 临床观察 | 第75页 |
| 2.2 血液学检测 | 第75-77页 |
| 2.3 血液生化检测 | 第77-79页 |
| 2.4 尿液指标检测 | 第79-80页 |
| 2.5 解剖学与组织学检查 | 第80-83页 |
| 3 分析与讨论 | 第83-85页 |
| 3.1 临床观察 | 第83页 |
| 3.2 血液学检查 | 第83页 |
| 3.3 血液生化指标检查 | 第83-84页 |
| 3.4 尿液影响 | 第84页 |
| 3.5 病理组织切片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 Abstract | 第86-88页 |
| 全文结论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2页 |
| 文章发表情况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