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传统发电企业产业升级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5-3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6-27页
        1.2.1 传统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第16-22页
        1.2.2 传统发电企业产业组织研究文献综述第22-2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7-30页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7-29页
        1.3.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第30-3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31-44页
    2.1 产业链与产业关联理论第31-32页
        2.1.1 产业链的基本概念第31-32页
        2.1.2 产业关联分析第32页
    2.2 产业组织理论第32-38页
        2.2.1 市场结构第33-36页
        2.2.2 市场行为第36-37页
        2.2.3 市场绩效第37-38页
    2.3 交易成本理论第38-40页
    2.4 电力需求预测方法第40-44页
第3章 电力生产产业链与供应链分析第44-75页
    3.1 电力产业链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第44-49页
        3.1.1 电力产业链的定义与构成第44-46页
        3.1.2 国民经济与电力需求的影响关系分析第46-49页
    3.2 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第49-59页
        3.2.1 发电行业市场结构分析第49-50页
        3.2.2 发电行业市场绩效研究第50-52页
        3.2.3 发电行业的生产效率、规模经济和技术变化的研究第52-59页
    3.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煤电纵向关系研究第59-64页
        3.3.1 煤电企业交易方式研究第60-62页
        3.3.2 煤电交易的契约分析第62-64页
    3.4 节能减排背景下发电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第64-70页
        3.4.1 应对环境变化的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第64-66页
        3.4.2 火电废弃物与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第66-70页
    3.5 电力供应链运行管理研究第70-74页
        3.5.1 电力供应链的构成与管理模式第70-72页
        3.5.2 发电企业的生命周期资源综合管理第72-74页
    3.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4章 可发电能源的技术经济分析第75-109页
    4.1 电力技术经济基本概念与评价原则第75-79页
        4.1.1 电力技术经济概念第75-77页
        4.1.2 电力技术经济分析基本原则第77-79页
    4.2 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第79-84页
        4.2.1 煤炭发电第80-81页
        4.2.2 石油天然气发电第81-83页
        4.2.3 核能发电第83-84页
    4.3 可再生能源发电第84-92页
        4.3.1 风能发电第84-86页
        4.3.2 太阳能发电第86-88页
        4.3.3 水能发电第88-89页
        4.3.4 生物质能发电第89-91页
        4.3.5 地热能发电第91-92页
    4.4 未来关键发电能源的技术经济分析第92-103页
        4.4.1 电力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第92-94页
        4.4.2 主要能源品种的技术现状第94-99页
        4.4.3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分析第99-103页
    4.5 相关建议第103-107页
    4.6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5章 电源多元化与电源结构优化第109-141页
    5.1 电源结构分析第109-116页
        5.1.1 中外电源结构对比及差异研究第109-112页
        5.1.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第112-114页
        5.1.3 电源结构影响因素分析第114-116页
    5.2 电源结构优化第116-132页
        5.2.1 电源结构优化理论基础与模型第116-121页
        5.2.2 基于目标规划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第121-125页
        5.2.3 计算结果与排放情景第125-132页
    5.3 电源结构综合评价第132-138页
        5.3.1 基于模糊识别的电源结构综合评价第132-134页
        5.3.2 电源结构评价的指标体系第134-136页
        5.3.3 算例与结果分析第136-138页
    5.4 本章小结第138-141页
第6章 分布式发电的布局与效益分析第141-170页
    6.1 分布式发电概述第141-152页
        6.1.1 分布式发电的概念第141-142页
        6.1.2 分布式发电类型第142-149页
        6.1.3 国内外分布式发电现状及应用前景第149-150页
        6.1.4 我国发展分布式发电的意义第150-152页
    6.2 分布式发电(DG)对电力系统影响分析第152-157页
        6.2.1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影响第153-154页
        6.2.2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技术层面的影响第154-156页
        6.2.3 分布式发电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第156-157页
    6.3 分布式发电的布局规划第157-165页
        6.3.1 含分布式电源的区域能源规划第158-159页
        6.3.2 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的区域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第159-164页
        6.3.3 算例分析第164-165页
    6.4 分布式发电的效益分析第165-169页
        6.4.1 可再生能源效益第166-167页
        6.4.2 冷热电三联供效益第167-168页
        6.4.3 分布式发电的系统效益第168-169页
    6.5 本章小结第169-170页
第7章 资源采购与电力购买第170-191页
    7.1 资源购买第170-177页
        7.1.1 国内外煤炭资源环境简述第170-172页
        7.1.2 煤炭进口可行性分析第172-174页
        7.1.3 煤炭期货市场简介第174-175页
        7.1.4 煤炭期货交易合同设计第175-177页
    7.2 电力购买第177-181页
        7.2.1 国际电力贸易现状第177-178页
        7.2.2 电力进口可行性分析第178-180页
        7.2.3 输电成本计算第180-181页
    7.3 合资与并购第181-185页
        7.3.1 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第181-182页
        7.3.2 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第182-183页
        7.3.3 跨国并购第183-184页
        7.3.4 对外投资风险分析第184-185页
    7.4 投资方式比较分析第185-189页
        7.4.1 短期合同第185-186页
        7.4.2 中长期合同与纵向一体化第186-189页
        7.4.3 横向一体化第189页
    7.5 本章小结第189-191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91-196页
    8.1 研究总结第191-193页
    8.2 政策建议第193-194页
    8.3 思考与展望第194-196页
参考文献第196-206页
攻博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第206-207页
致谢第207-209页
附录第209-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省级电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以HN省电网公司为例
下一篇: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