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图目录 | 第16-18页 |
表目录 | 第18-19页 |
1 前言 | 第19-3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9-2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20-23页 |
1.2 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1.2.1 文化的定义 | 第23-24页 |
1.2.2 组织文化的概念 | 第24-26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6-3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3.2 创新点 | 第28-3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1-41页 |
2.1 组织文化的动力学特征 | 第31-34页 |
2.2 复杂性科学在组织文化研究方法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2.2.1 自组织的研究视角 | 第34页 |
2.2.2 建模及仿真方法的应用 | 第34-35页 |
2.2.3 物理学理论的应用 | 第35页 |
2.2.4 生物学理论的应用 | 第35-36页 |
2.3 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组织成员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36-37页 |
2.4 组织文化内部传播机制的相关研究 | 第37-38页 |
2.5 小结 | 第38-41页 |
3 组织文化的催化机制 | 第41-57页 |
3.1 催化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41-45页 |
3.1.1 催化反应 | 第41页 |
3.1.2 酶的结构与催化特性 | 第41-45页 |
3.2 组织文化的酶特性与结构分析 | 第45-51页 |
3.2.1 组织文化的酶特性分析 | 第45-46页 |
3.2.2 组织文化的酶结构构成 | 第46-51页 |
3.3 组织文化的催化机制 | 第51-54页 |
3.4 小结 | 第54-57页 |
4 组织文化的扩散过程 | 第57-77页 |
4.1 组织文化扩散的主体和客体 | 第58-60页 |
4.1.1 扩散系统的主体构成 | 第58-59页 |
4.1.2 扩散系统的客体 | 第59-60页 |
4.2 组织文化正式扩散网络 | 第60-66页 |
4.2.1 组织文化的正式扩散网络结构 | 第61-62页 |
4.2.2 组织文化正式网络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6页 |
4.3 组织文化非正式扩散网络 | 第66-75页 |
4.3.1 非正式扩散网络的相关理论 | 第66-69页 |
4.3.2 非正式网络对于组织文化扩散的影响 | 第69-75页 |
4.4 小结 | 第75-77页 |
5 组织文化催化反应过程 | 第77-87页 |
5.1 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催化反应过程 | 第77-80页 |
5.1.1 锁钥契合反应 | 第77-78页 |
5.1.2 诱导契合反应 | 第78-79页 |
5.1.3 多点附着反应 | 第79页 |
5.1.4 催化反应的产物 | 第79-80页 |
5.2 组织文化催化反应动力分析 | 第80-81页 |
5.2.1 外源性动力 | 第80-81页 |
5.2.2 内源性动力 | 第81页 |
5.3 存在抑制剂情况下的催化反应过程 | 第81-85页 |
5.3.1 组织外部文化对于组织文化酶的抑制作用 | 第82-83页 |
5.3.2 组织内原有文化的抑制作用 | 第83-84页 |
5.3.3 组织成员的个性化因素 | 第84-85页 |
5.4 小结 | 第85-87页 |
6 组织文化催化动力模型的建立 | 第87-109页 |
6.1 组织文化催化动力学基础模型 | 第87-90页 |
6.2 仿真分析 | 第90-103页 |
6.2.1 关于m_i的仿真分析 | 第92-95页 |
6.2.2 关于α_(ji)的仿真分析 | 第95-97页 |
6.2.3 关于β_i的仿真分析 | 第97-99页 |
6.2.4 关于φ_(ki)的仿真分析 | 第99-101页 |
6.2.5 仿真分析总结 | 第101-103页 |
6.3 参数的模型确定 | 第103-107页 |
6.3.1 参数模型构建的思路 | 第103-104页 |
6.3.2 反应系数m_i的结构模型 | 第104-105页 |
6.3.3 逐级扩散系数α_(ji)和越级扩散系数β_i的结构模型 | 第105-106页 |
6.3.4 非正式扩散系数φ_(ki)的结构模型 | 第106-107页 |
6.4 组织文化催化动力总模型 | 第107-109页 |
7 实证研究设计及量表开发 | 第109-123页 |
7.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 第109页 |
7.2 观测变量的确定 | 第109-115页 |
7.2.1 反应系数m_i的相关观测变量 | 第109-111页 |
7.2.2 逐级扩散系数α_(ji)和越级扩散系数β_i的相关观测变量 | 第111-113页 |
7.2.3 非正式扩散系数φ_(ki)的相关观测变量 | 第113-115页 |
7.3 问卷的设计 | 第115-120页 |
7.3.1 问卷的题项设计 | 第115-116页 |
7.3.2 问卷的结构设计 | 第116-119页 |
7.3.3 焦点小组讨论 | 第119-120页 |
7.3.4 问卷预测试 | 第120页 |
7.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120-123页 |
7.4.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120-121页 |
7.4.2 结构方程模型 | 第121-123页 |
8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123-149页 |
8.1 W水力发电厂的组织文化体系分析 | 第123-124页 |
8.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24-143页 |
8.2.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124-125页 |
8.2.2 关于反应系数m_i的结果分析 | 第125-132页 |
8.2.3 关于逐级扩散系数α_(ji)的结果分析 | 第132-135页 |
8.2.4 关于越级扩散系数β_i的结果分析 | 第135-139页 |
8.2.5 关于非正式扩散系数φ_(ji)的结果分析 | 第139-143页 |
8.3 W水力发电厂组织文化催化动力模型的确定及讨论 | 第143-149页 |
8.3.1 组织文化催化动力学基础模型的确定及讨论 | 第143-145页 |
8.3.2 关于各个参数的讨论 | 第145-149页 |
9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149-153页 |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149-150页 |
9.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150-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3页 |
附录A 员工访谈提纲 | 第163-165页 |
附录B 企业文化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第165-167页 |
附录C 企业文化作用机制调查问卷 | 第167-171页 |
作者简历 | 第171-1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