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居住建筑的改造利用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对象与背景 | 第9-14页 |
1.1.1 相关概念阐释 | 第9-12页 |
1.1.2 研究范畴界定 | 第12页 |
1.1.3 课题背景综述 | 第12-14页 |
1.2 课题现状与问题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16页 |
1.2.3 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1.3.3 使用价值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3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南京民国居住建筑现状调查分析 | 第23-42页 |
2.1 南京民国建筑的总体情况 | 第23-26页 |
2.1.1 分布情况 | 第23页 |
2.1.2 基本类型 | 第23-24页 |
2.1.3 形态特征 | 第24-26页 |
2.2 典型居住建筑的情况调查 | 第26-38页 |
2.2.1 联排式住宅 | 第26-30页 |
2.2.2 院落式住宅 | 第30-33页 |
2.2.3 单元式住宅 | 第33-36页 |
2.2.4 其它形式建筑 | 第36-38页 |
2.3 现存居住建筑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2.3.1 功能空间特征 | 第38-39页 |
2.3.2 建筑技术特点 | 第39页 |
2.3.3 外观形象特征 | 第39页 |
2.4 民国居住建筑的改造利用 | 第39-41页 |
2.4.1 改造利用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2.4.2 改造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南京民国居住建筑改造利用影响因素剖析 | 第42-48页 |
3.1 现有建筑的价值提升 | 第42-44页 |
3.1.1 经济价值的提升 | 第42页 |
3.1.2 社会价值的提升 | 第42-43页 |
3.1.3 环境价值的提升 | 第43-44页 |
3.2 居住建筑的功能转换 | 第44-45页 |
3.2.1 居住功能的衰退 | 第44页 |
3.2.2 居住品质的改善 | 第44-45页 |
3.2.3 新型功能的置换 | 第45页 |
3.3 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3.3.1 居住空间的特征 | 第45-46页 |
3.3.2 空间利用的局限 | 第46页 |
3.3.3 空间拓展的可能 | 第46页 |
3.4 改造技术的制约条件 | 第46-47页 |
3.4.1 建筑寿命 | 第46页 |
3.4.2 结构类型 | 第46页 |
3.4.3 建筑设备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南京民国居住建筑改造利用策略解析 | 第48-65页 |
4.1 改造利用原则 | 第48-53页 |
4.1.1 分类保护 | 第48-49页 |
4.1.2 有效利用 | 第49-50页 |
4.1.3 适度改造 | 第50-52页 |
4.1.4 新旧协调 | 第52-53页 |
4.2 内部空间改造 | 第53-58页 |
4.2.1 联排式住宅 | 第54-56页 |
4.2.2 单元式住宅 | 第56-58页 |
4.2.3 院落式住宅 | 第58页 |
4.3 改造技术措施 | 第58-62页 |
4.3.1 主体结构的改造 | 第58-59页 |
4.3.2 空间品质的改善 | 第59-60页 |
4.3.3 生态技术的应用 | 第60-62页 |
4.4 形象提升方法 | 第62-64页 |
4.4.1 单体建筑的外观改造 | 第62-63页 |
4.4.2 外部空间的整合组织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南京民国居住建筑改造设计实例 | 第65-75页 |
5.1 改造对象分析 | 第65-68页 |
5.1.1 现状描述 | 第65-66页 |
5.1.2 环境分析 | 第66-68页 |
5.2 改造目标确定 | 第68-70页 |
5.2.1 空间特征 | 第68-69页 |
5.2.2 功能定位 | 第69-70页 |
5.3 空间利用设计 | 第70-72页 |
5.3.1 平面设计 | 第70-71页 |
5.3.2 剖面设计 | 第71-72页 |
5.4 改造技术措施 | 第72-74页 |
5.4.1 结构主体改造 | 第72-73页 |
5.4.2 围护结构改造 | 第73-74页 |
5.5 建筑形象提升 | 第74页 |
5.5.1 立面设计 | 第74页 |
5.5.2 环境协调 | 第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