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新陈代谢与营养论文

以果蝇为模型研究食物锌吸收的分子机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31页
    1.1 锌元素的生理功能第11-13页
        1.1.1 锌元素缺乏的症状及其原因第11-12页
        1.1.2 锌元素生理功能的分子机理第12-13页
    1.2 锌离子的内稳态第13-19页
        1.2.1 细胞水平的锌离子内稳态第13-17页
        1.2.2 多细胞个体系统水平的锌离子内稳态第17页
        1.2.3 锌内稳态失衡与疾病第17-19页
    1.3 锌离子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第19-23页
        1.3.1 锌离子在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膜一侧的吸收机制第20-21页
        1.3.2 锌离子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运输机制第21-22页
        1.3.3 锌离子在小肠上皮细胞基底膜一侧的吸收机制第22-23页
    1.4 锌离子在小肠中吸收的调节机制第23-24页
    1.5 果蝇中锌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第24-29页
        1.5.1 果蝇的金属硫蛋白第24页
        1.5.2 果蝇的Zip蛋白第24-25页
        1.5.3 果蝇的ZnT蛋白第25-27页
        1.5.4 果蝇肠道中锌离子的吸收机制第27-28页
        1.5.5 以果蝇为模型研究膳食锌吸收机制的可行性第28-29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1.7 本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第2章 同源蛋白dZip1和dZip2基因抑制的表型分析第31-48页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1-38页
        2.1.1 果蝇序列同源性分析第31页
        2.1.2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31页
        2.1.3 dZip1和dZip2跨膜区及拓扑结构分析第31-32页
        2.1.4 果蝇的UAS/GAL4系统第32-33页
        2.1.5 果蝇品系与培养条件第33页
        2.1.6 果蝇总RNA 提取以及半定量RT-PCR第33-35页
        2.1.7 果蝇存活率统计第35页
        2.1.8 果蝇三龄幼虫肠道的解剖第35-36页
        2.1.9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 ALP)的活性检测第36-37页
        2.1.10 顺乌头酸酶(aconitase)的活性检测第37-38页
        2.1.11 统计学分析第38页
    2.2 实验结果第38-46页
        2.2.1 果蝇Zip家族成员的同源性分析第38-39页
        2.2.2 dZip1和dZip2 基因抑制在缺锌条件下的羽化率分析第39-42页
        2.2.3 dZip1和dZip2 基因抑制影响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第42-44页
        2.2.4 锌离子能挽救基因抑制引起的羽化率降低第44-45页
        2.2.5 dZip1和dZip2 的跨膜区和拓扑结构预测第45-46页
    2.3 实验结果讨论第46-48页
第3章 dZip1和dZip2蛋白定位和锌转运功能验证第48-63页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8-51页
        3.1.1 果蝇品系第48页
        3.1.2 UAS-dZip2和UAS-dZip2-HA质粒构建第48页
        3.1.3 显微注射构建转基因果蝇第48-49页
        3.1.4 果蝇幼虫体内MtnB-EYFP的荧光检测第49页
        3.1.5 dZip1抗体制备第49页
        3.1.6 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第49-50页
        3.1.7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第50页
        3.1.8 转染用质粒的构建第50页
        3.1.9 哺乳动物细胞转染和筛选第50-51页
        3.1.10 Zinpyr-1染色第51页
    3.2 实验结果第51-61页
        3.2.1 内源dZip1定位于中肠间缢(midgut constriction)的顶端细胞膜上第51-54页
        3.2.2 dZip2定位于细胞膜和肠道顶端膜一侧第54-56页
        3.2.3 dZip1和dZip2具有往细胞内转运锌的活性第56-59页
        3.2.4 dZip1和dZip2过表达果蝇品系的表型分析第59-61页
    3.3 实验结果讨论第61-63页
第4章 细胞内的锌转运蛋白对膳食锌吸收不起重要作用第63-76页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3-65页
        4.1.1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63页
        4.1.2 果蝇品系第63-64页
        4.1.3 果蝇染色体重组方法第64页
        4.1.4 高尔基体标记载体构建第64-65页
        4.1.5 dZnT7-EGFP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5页
    4.2 实验结果第65-73页
        4.2.1 果蝇ZnT家族成员预测第65-66页
        4.2.2 细胞内锌转运蛋白基因抑制后的表型鉴定第66-70页
        4.2.3 高尔基体定位的dZnT7对膳食锌吸收并非必需第70-73页
    4.3 实验结果讨论第73-76页
第5章 dZnT1的同源蛋白CG5130参与膳食锌的吸收第76-82页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6-77页
        5.1.1 果蝇品系第76页
        5.1.2 CG5130-EGFP转染用质粒构建第76-77页
    5.2 实验结果第77-80页
        5.2.1 CG5130是dZnT1 的同源蛋白第77页
        5.2.2 CG5130定位于细胞膜上第77-78页
        5.2.3 CG5130具有向细胞外转运锌的活性第78页
        5.2.4 CG5130在中肠抑制导致全身其他组织(whole body-gut)缺锌第78-80页
        5.2.5 CG5130 基因抑制的表型分析第80页
    5.3 实验结果讨论第80-82页
第6章 膳食锌水平对锌吸收过程的调节第82-91页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82-85页
        6.1.1 果蝇品系第82页
        6.1.2 UAS-CG5130-HA转基因果蝇构建第82页
        6.1.3 Anti-dZnT1多克隆抗体制备第82-84页
        6.1.4 果蝇中肠总蛋白提取及免疫印迹第84-85页
    6.2 实验结果第85-89页
        6.2.1 dZip1和dZip2在转录水平上受到膳食锌水平的调节第85-86页
        6.2.2 ZnT家族成员在转录水平上不受膳食锌水平的调节第86-87页
        6.2.3 dZnT1在转录后水平上受膳食锌水平的调节第87-88页
        6.2.4 CG5130在转录后水平上不受膳食锌水平的调节第88-89页
    6.3 实验结果讨论第89-91页
第7章 中肠膳食锌的吸收不受身体锌水平的调节第91-97页
    7.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91页
    7.2 实验结果第91-95页
        7.2.1 dZnT1在中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影响dZip1和dZip2的转录水平第91-93页
        7.2.2 ZnT35C在马氏管中的表达水平并不影响膳食锌吸收第93-95页
    7.3 实验结果讨论第95-97页
第8章 结论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工抗体的内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维体系的量子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