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成矿系列及找矿远景评价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s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1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7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1.4 取得主要成果与进展 | 第18-21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1-37页 |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第21-22页 |
| 2.2 深部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 第22-24页 |
| 2.3 区域地层 | 第24-27页 |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27-30页 |
| 2.5 区域构造 | 第30-31页 |
| 2.6 区域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35页 |
| 2.7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5-37页 |
| 第3章 燕山期岩浆作用与矿床成矿系列 | 第37-61页 |
| 3.1 燕山早期花岗岩类与成矿 | 第37-40页 |
| 3.2 燕山晚期火山作用与成矿 | 第40-43页 |
| 3.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第43-59页 |
| 3.4 区域矿床成矿系列 | 第59-61页 |
| 第4章 燕山早期成矿系列地质特征 | 第61-87页 |
| 4.1 矽卡岩型矿床 | 第61-67页 |
| 4.2 斑岩型矿床 | 第67-75页 |
| 4.3 热液型矿床 | 第75-79页 |
| 4.4 复合成因类型矿床 | 第79-87页 |
| 第5章 燕山晚期成矿系列地质特征 | 第87-98页 |
| 5.1 高松山金矿床 | 第87-91页 |
| 5.2 东安金矿床 | 第91-98页 |
| 第6章 成矿系列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98-145页 |
| 6.1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 第98-113页 |
| 6.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113-121页 |
| 6.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121-128页 |
| 6.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128-145页 |
| 第7章 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评价 | 第145-159页 |
| 7.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第145-148页 |
| 7.2 成矿系列时空分布规律 | 第148-150页 |
| 7.3 成矿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系列模型 | 第150-154页 |
| 7.4 找矿远景评价 | 第154-159页 |
| 结论 | 第159-161页 |
| 致谢 | 第161-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2-172页 |
| 附录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