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混凝土坝论文--拱坝论文

基于性能的高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抗震安全评估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4页
插图目录第14-17页
表格目录第17-19页
1. 绪论第19-39页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9-23页
    1.2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第23-27页
        1.2.1 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第23-24页
        1.2.2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的特点第24-25页
        1.2.3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第25-27页
    1.3 易损性分析的研究与发展第27-32页
        1.3.1 易损性理论的提出第27-28页
        1.3.2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第28-32页
    1.4 高拱坝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第32-36页
        1.4.1 拱坝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第32-34页
        1.4.2 拱坝横缝非线性第34-36页
    1.5 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第36-37页
    1.6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37-39页
2.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39-56页
    2.1 引言第39页
    2.2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概念第39-43页
        2.2.1 易损性概念数学描述第39-41页
        2.2.2 地震易损性曲线分类第41-43页
    2.3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第43-55页
        2.3.1 蒙特卡洛模拟法第44-48页
        2.3.2 响应面法第48-52页
        2.3.3 SAC-FEMA法第52-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高拱坝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第56-80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混凝土材料损伤分析第57-63页
        3.2.1 损伤变量与等效性假设第57-59页
        3.2.2 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第59-60页
        3.2.3 模型验证算例第60-63页
    3.3 拱坝横缝非线性模拟第63-68页
        3.3.1 显式有限元内点计算方法第63-64页
        3.3.2 动接触力模型及改进方法第64-68页
    3.4 工程概况与计算条件第68-72页
        3.4.1 工程概况第68-69页
        3.4.2 有限元模型和计算工况第69-72页
    3.5 高拱坝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研究第72-78页
        3.5.1 横缝对坝体响应的影响第72-73页
        3.5.2 强震作用下拱坝横缝响应特性第73-76页
        3.5.3 不同缝间构造对拱坝响应的影响第76-78页
    3.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4. 高拱坝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第80-102页
    4.1 引言第80页
    4.2 地面运动的输入第80-85页
        4.2.1 地震动记录的选择第80-83页
        4.2.2 地震动持时的调整第83-85页
    4.3 地震动强度的表征第85-88页
        4.3.1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定义第85-88页
        4.3.2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分类及改进第88页
    4.4 高拱坝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第88-101页
        4.4.1 参数介绍第88-89页
        4.4.2 基于位移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第89-95页
        4.4.3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拱坝响应的相关性研究第95-101页
    4.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5. 高拱坝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第102-125页
    5.1 引言第102页
    5.2 拱坝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建立步骤第102-104页
    5.3 性能水准的定义第104-109页
        5.3.1 基于拱冠梁顶部位移的性能水准定义第104-106页
        5.3.2 基于横缝变形的性能水准定义第106-109页
    5.4 高拱坝地震易损性曲线第109-124页
        5.4.1 基于拱冠梁顶部位移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第109-114页
        5.4.2 基于横缝开合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第114-120页
        5.4.3 基于横缝滑移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第120-124页
    5.5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6. 基于性能的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估第125-147页
    6.1 引言第125页
    6.2 大坝抗震设防水准及性能目标第125-128页
    6.3 地震危险性分析第128-131页
        6.3.1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第128-130页
        6.3.2 地震加速度概率分布第130-131页
    6.4 拱坝安全评估方法第131-139页
        6.4.1 美国垦务局的大坝地震风险分析第131-133页
        6.4.2 基于概率的拱坝抗震安全评估法第133-136页
        6.4.3 算例分析第136-139页
    6.5 基于性能的高拱坝抗震加固优化第139-145页
        6.5.1 拱坝抗震加固方法第139-140页
        6.5.2 抗震加固性能评估算例第140-145页
    6.6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7.1 主要结论第147-148页
    7.2 主要创新成果第148-149页
    7.3 研究展望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3页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型冷却塔群的风效应及其风洞试验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