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KA铝电解槽低电压综合节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s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铝及铝冶炼发展简史 | 第9-10页 |
1.2 铝电解工业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1 世界铝电解工业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2.2 我国铝电解工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3 我国铝电解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新型阴极结构节能电解槽技术 | 第13-14页 |
1.3.2 强化电流低电压综合节能技术 | 第14-15页 |
1.4 南平铝业240KA系列电解槽生产简介 | 第15-17页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铝电解槽低电压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6页 |
2.1 铝电解低电压生产的意义 | 第18页 |
2.2 槽电压组成及电压降低途径分析 | 第18-20页 |
2.3 240KA电解槽降低槽电压可行性研究 | 第20-25页 |
2.3.1 240KA电解槽工作电压测试 | 第20-21页 |
2.3.2 降低电解质压降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2.3.3 极距与电流效率的关系 | 第23-24页 |
2.3.4 240KA电解槽极距测试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240KA铝电解槽低电压工艺研究 | 第26-35页 |
3.1 电解槽能量平衡分析 | 第26-29页 |
3.1.1 降低热损失的途径 | 第26-27页 |
3.1.2 强化电流对能量平衡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3 强化电流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240KA电解槽低电压工艺技术参数 | 第29-34页 |
3.2.1 槽电压和极距 | 第29页 |
3.2.2 电流强度和电流密度 | 第29-30页 |
3.2.3 电解温度、过热度和分子比 | 第30-32页 |
3.2.4 氧化铝浓度 | 第32-33页 |
3.2.5 铝液水平和电解质水平 | 第33-34页 |
3.2.6 阳极效应系数 | 第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240KA铝电解槽低电压控制系统的开发 | 第35-41页 |
4.1 240KA系列控制系统简介 | 第35页 |
4.2 240KA系列电解槽控制系统的优化 | 第35-37页 |
4.3 低电压综合节能技术控制系统的开发 | 第37-40页 |
4.3.1 智能多环协同优化与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37-38页 |
4.3.2 多目标综合优化函数计算 | 第38页 |
4.3.3 多参数临界状态动态智能辨识 | 第38-39页 |
4.3.4 智能多环协同优化与控制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240KA电解槽低电压综合技术实施及分析 | 第41-57页 |
5.1 240KA电解槽低电压技术路线及实施目标 | 第41页 |
5.2 低电压技术实施前期准备工作 | 第41-43页 |
5.2.1 提高炉膛规整性 | 第41-42页 |
5.2.2 提高电解槽保温性能 | 第42页 |
5.2.3 升级优化控制系统 | 第42-43页 |
5.3 低电压综合技术实施过程分析 | 第43-53页 |
5.3.1 低电压实施过程阶段分析 | 第44-47页 |
5.3.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 第47-53页 |
5.4 240KA电解槽低电压工艺节能效果评价 | 第53-56页 |
5.4.1 实验槽极距测试 | 第54页 |
5.4.2 炉膛内型及槽壳温度测定 | 第54-55页 |
5.4.3 低电压综合节能技术效益评价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7-59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7页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7-58页 |
6.3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