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4-18页 |
1 引言 | 第18-37页 |
·玫瑰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国外玫瑰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玫瑰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生态学及濒危机理的研究 | 第19页 |
·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19-21页 |
·栽培繁殖技术研究 | 第21-22页 |
·生理生化研究 | 第22-23页 |
·品种分类学及亲缘关系研究 | 第23-24页 |
·植物根系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国外根系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国内根系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植物根构型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根构型的概念 | 第26-27页 |
·根构型研究 | 第27-30页 |
·根构型与营养的关系 | 第27-28页 |
·根的空间分布与营养吸收 | 第28-29页 |
·养分、水分空间分布与根构型 | 第29页 |
·根构型与土壤质地 | 第29-30页 |
·根构型对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反应 | 第30页 |
·土壤紧实度对植物的影响 | 第30-35页 |
·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第33页 |
·植物对土壤紧实度的反应 | 第33-35页 |
·根系对土壤紧实度的感知以及感知信号载体和信号的传递 | 第33-34页 |
·根系对土壤紧实度感知的后续性 | 第34页 |
·土壤紧实胁迫下根系的补偿作用和自我调节能力 | 第34页 |
·植株根系活力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 第34-35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5-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7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栽培基质 | 第37-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41页 |
·玫瑰根系年生长动态研究 | 第38-39页 |
·盆栽试验 | 第38页 |
·根窖栽培试验 | 第38-39页 |
·大田多年生玫瑰根系生长动态观察 | 第39页 |
·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动态研究 | 第39页 |
·N、P、K 营养亏缺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营养液的配制 | 第39-40页 |
·材料培养及处理 | 第40页 |
·土壤紧实度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0页 |
·土壤质地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0页 |
·施肥量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0页 |
·玫瑰幼苗根系对水肥空间异质性的响应 | 第40-41页 |
·空间同质性试验 | 第41页 |
·空间异质性试验 | 第41页 |
·测定方法 | 第41-46页 |
·新梢生长量测定 | 第41页 |
·生物量测定 | 第41-42页 |
·根构型参数测定 | 第42页 |
·根系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2-45页 |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第45-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72页 |
·玫瑰根系生长动态 | 第47-54页 |
·盆栽玫瑰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新根生长动态 | 第47页 |
·新梢生长量 | 第47-48页 |
·根窖新栽玫瑰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 | 第48-50页 |
·新根数量和长度 | 第48-49页 |
·新梢生长量 | 第49-50页 |
·大田多年生玫瑰新根发生动态 | 第50页 |
·大田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 第50-54页 |
·碳水化合物代谢 | 第50-52页 |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 | 第52-53页 |
·SOD 和POD 活性变化 | 第53-54页 |
·N、P、K 营养亏缺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54-58页 |
·根系长度和数量 | 第54-55页 |
·根系组成 | 第55-56页 |
·根系平均直径和体积 | 第56页 |
·根系分枝角度 | 第56-57页 |
·根系活力和表面积 | 第57-58页 |
·根系分形维数 | 第58页 |
·土壤紧实度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58-63页 |
·根构型参数 | 第58-59页 |
·根系活力 | 第59-60页 |
·根系硝态氮、氨态氮含量 | 第60-61页 |
·根系NR、GS 活性 | 第61-62页 |
·地上部生长量 | 第62页 |
·生物量及根冠比 | 第62-63页 |
·土壤质地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63-66页 |
·根构型参数 | 第63页 |
·根系活力和表面积 | 第63-64页 |
·根系硝态氮、氨态氮含量 | 第64-65页 |
·根系NR、GS 活性 | 第65-66页 |
·地上部生长量及根冠比 | 第66页 |
·施肥量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66-69页 |
·根构型参数 | 第66-67页 |
·根系活力 | 第67-68页 |
·地上部生长量 | 第68页 |
·生物量及根冠比 | 第68-69页 |
·水肥空间异质性对玫瑰幼苗根系的影响 | 第69-72页 |
·根构型参数 | 第69页 |
·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 | 第69-70页 |
·细根直径和比根长 | 第70-71页 |
·地上部生长量及根冠比 | 第71-72页 |
4 讨论 | 第72-82页 |
·玫瑰根系周年发生动态 | 第72页 |
·玫瑰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 | 第72-73页 |
·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 第73-74页 |
·N、P、K 营养亏缺对玫瑰根构型的影响 | 第74-76页 |
·N、P、K 营养亏缺对玫瑰根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土壤紧实度对玫瑰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77页 |
·土壤紧实度对玫瑰根构型的影响 | 第77-78页 |
·土壤紧实度对玫瑰根系吸收的影响 | 第78页 |
·玫瑰根构型在不同土壤质地中的构建 | 第78-79页 |
·土壤质地对玫瑰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 第79-80页 |
·施肥量对玫瑰根构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水肥空间异质性对玫瑰生长的影响 | 第81-82页 |
5 结论 | 第82-8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14页 |
附录 | 第114-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