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试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信用评级问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信用评级概述第12-22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第12页
   ·信用风险管理第12-14页
   ·信用评级第14-15页
   ·国际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的方法与趋势第15-19页
     ·信用计量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第16-17页
     ·麦肯锡模型第17-18页
     ·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CSFP)第18页
     ·KMV模型第18-19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信用评级第19-22页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2-30页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上存在问题第22-23页
   ·管理方法过于简单,风险揭示还嫌不足第23-24页
   ·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适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制度存在主观上的问题第26-27页
   ·政府对银行监管上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差距第28-30页
3.信用评级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第30-35页
   ·信用评级为信贷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第31页
   ·信用评级是贷款审查与监督的基础第31页
   ·信用评级为金融工具价格的决定提供重要依据第31-32页
   ·信用评级是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支撑第32-33页
   ·信用评级作为提取资本金多少的基础第33页
   ·信用评级为客户授信提供依据第33页
   ·信用评级水平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第33-35页
4.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的发展第35-46页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的特点第35-38页
     ·有专门的外部征信和评级机构,且独立性很强第35-36页
     ·许多商业银行拥有自己独立的内部评级体系,且较为完善第36-37页
     ·信用评级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 #26注重雇佣复合型人才和人才的培养第37页
     ·注重雇佣复合型人才和人才的培养第37页
     ·有相应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保障第37-38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基本方法及特征第38-41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基本方法第38-39页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的特征第39-41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第41-46页
     ·商业银行各自为战,内部评级体系不尽合理第41页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评级衍生道德风险第41-42页
     ·评级结果缺乏及时性产生交易风险第42-44页
   评级实际操作过程容易衍生出风险第43-44页
     ·外部评级市场不健全也影响了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完善第44页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专业人才第44-46页
5.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并完善银行信用评级制度的对策第46-57页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第46-52页
     ·培育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第47页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第47-48页
     ·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第48-49页
     ·完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制度第49-50页
     ·不断强化贷后管理化解信息不对称风险第50页
     ·政府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第50-51页
     ·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第51-52页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的策略第52-57页
     ·建立内部独立的评级部门第52页
     ·建立合理的内部评级程序第52-53页
     ·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模型第53页
     ·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评级数据库和信用评级数据处理系统第53-54页
     ·商业银行要致力于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第54页
     ·培育统一的信用评级市场第54-55页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的法律体系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浅析
下一篇:国有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研究--以建设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