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中国“以房养老”的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老龄化问题的剖析第9-10页
        1.1.2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和资金的筹集第10-11页
        1.1.3 我国现有制度下的房地产政策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概念界定第13页
    1.4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4.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1.4.2 国内文献研究第16-19页
    1.5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第19页
    1.6 本文框架第19-21页
2 以房养老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1-23页
    2.1 生命周期理论第21页
    2.2 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第21-22页
    2.3 家庭财产代际传递理论第22-23页
    2.4 产权分割与资产流动性理论第23页
3 以房养老国外的实践的可行性第23-35页
    3.1 国外以房养老模式金融风险第23-29页
        3.1.1 产品设计多样化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和规避第24-26页
        3.1.2 “反向抵押贷款”合同执行过程中金融风险的控制和规避第26-28页
        3.1.3 合同结束或者违约对金融风险的控制第28-29页
    3.2 国外以房养老模式政府职能第29-32页
        3.2.1 国家管理机构对以房养老的宣传和引导第29-30页
        3.2.2 国家管理机构规范各主体行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30-31页
        3.2.3 制定税收优惠和提供担保第31-32页
    3.3 国外以房养老模式房地产政策第32-33页
    3.4 国外以房养老模式覆盖范围的划分第33-34页
    3.5 国外以房养老的实践效果第34-35页
4 以房养老中国模式的实践第35-44页
    4.1 国内以房养老模式的演变第36-37页
    4.2 我国以房养老的试点城市分析第37-42页
        4.2.1 国内以房养老模式的金融风险控制第37-39页
        4.2.2 以房养老模式的房地产政策第39-40页
        4.2.3 我国以房养老政府的职能第40-41页
        4.2.4 适应人群的分析第41-42页
    4.3 以房养老实施效果的分析第42页
    4.4 以房养老模式在中国实践失败的原因第42-44页
5 结论分析及不足第44-46页
    5.1 本文结论第44-45页
    5.2 本文局限性及不足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官员媒介素养的缺失与提升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道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