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所高校学生体育参与现状及终身体育意识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5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1.1 中国的体育人口 | 第9-10页 |
1.1.2 日本的体育人口 | 第10-12页 |
1.2 中日体育课程对终身体育的教育 | 第12-13页 |
1.2.1 中国的体育课程 | 第12页 |
1.2.2 日本的体育课程 | 第12-13页 |
1.3 体育参与的界定 | 第13页 |
1.4 终身体育的界定 | 第13-14页 |
1.5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5-1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2.1 文献调查 | 第15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15-16页 |
2.2.4 比较分析法 | 第16页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6-30页 |
3.1 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16页 |
3.1.1 性别 | 第16页 |
3.1.2 家庭成员 | 第16页 |
3.2 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 | 第16-20页 |
3.2.1 健康的自我评价 | 第16-17页 |
3.2.2 体质的自我评价 | 第17页 |
3.2.3 父母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 第17-18页 |
3.2.4 健康的态度 | 第18页 |
3.2.5 运动时间满意度 | 第18-19页 |
3.2.6 体育兴趣 | 第19页 |
3.2.7 业余活动的情况 | 第19-20页 |
3.3 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及认识 | 第20-21页 |
3.3.1 对终身体育认识 | 第20页 |
3.3.2 为实现终身体育普及的措施 | 第20-21页 |
3.4 体育参与的现状 | 第21-29页 |
3.4.1 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 | 第21-22页 |
3.4.2 参加体育活动的对象 | 第22-23页 |
3.4.3 参加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 | 第23页 |
3.4.4 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 第23-24页 |
3.4.5 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度 | 第24页 |
3.4.6 掌握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及技能的方式 | 第24-25页 |
3.4.7 体育活动的项目 | 第25-26页 |
3.4.8 感兴趣的项目 | 第26-28页 |
3.4.9 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 第28-29页 |
3.4.10 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 第29页 |
3.5 未来的体育参与计划 | 第29-30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0-32页 |
4.1 结论 | 第30页 |
4.2 建议 | 第30-32页 |
4.2.1 对中国的建议 | 第30-31页 |
4.2.2 对日本的建议 | 第31页 |
4.2.3 中日两国共同面临问题和建议 | 第31-3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1 问卷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