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含咔唑、三苯胺β-二酮及Eu(III)、Tb(III)配合物制备、光物理性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课题背景第9-28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原理第9-10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及制备第10-12页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第10-11页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第11-12页
    1.3 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参数第12-14页
        1.3.1 发光光谱第12页
        1.3.2 发光亮度第12页
        1.3.3 发光效率第12页
        1.3.4 发光色度第12-13页
        1.3.5 电流密度与电压(J-V)的曲线第13-14页
        1.3.6 发光亮度与电压(B-V)的曲线第14页
    1.4 电致发光的主要辅助材料第14-17页
        1.4.1 电极材料第14-15页
        1.4.2 载流子传输材料第15-17页
    1.5 发光材料第17-21页
        1.5.1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第17-20页
        1.5.2 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第20-21页
    1.6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理论基础第21-23页
        1.6.1 稀土离子的能级结构第21-22页
        1.6.2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第22-23页
    1.7 稀土配合物的配体分类第23-24页
    1.8 稀土配合物的主要应用第24-25页
        1.8.1 催化领域内应用第24页
        1.8.2 紫外线防护领域内应用第24-25页
        1.8.3 光致发光领域内应用第25页
        1.8.4 电致发光领域内应用第25页
        1.8.5 其它方面的应用第25页
    1.9 论文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1.9.1 研究背景第25-26页
        1.9.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配体的设计、合成及结构的表征第28-38页
    2.1 配体合成路线的设计第28-30页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0-31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0-31页
    2.3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31-34页
        2.3.1 试剂处理第31页
        2.3.2 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第31-33页
        2.3.3 配体的合成及表征第33-3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2.4.1 中间体合成的工艺优化第34-36页
        2.4.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36-37页
        2.4.3 配体的结构表征第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Eu(Ⅲ)、Tb(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38-45页
    3.1 仪器与试剂第38-39页
    3.2 稀土固体配合物的制备第39页
    3.3 稀土固体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39-43页
        3.3.1 固体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39页
        3.3.2 配体和配合物的FT-IR谱图第39-43页
        3.3.3 配合物的ESI-MS表征第4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其光物理性质的研究第45-54页
    4.1 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第45页
    4.2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45-46页
    4.3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第46-53页
        4.3.1 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子态—UV-Vis光谱第46-48页
        4.3.2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光谱第48-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总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70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物对映体的手性离子液体配体交换分离研究
下一篇:化学修饰电极测定凝血酶、镉和4-硝基苯酚的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