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PCBP2在病毒诱导肝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中的作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前言第10-11页
    1.2 丙型肝炎病毒简介第11-15页
        1.2.1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和蛋白功能第11-12页
        1.2.2 丙型肝炎病毒生活周期第12-13页
        1.2.3 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流行现状第13-14页
        1.2.4 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第14-15页
    1.3 新城疫病毒简介第15-16页
        1.3.1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第15页
        1.3.2 新城疫病毒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宿主细胞抗病毒反应以及病毒逃逸免疫应答反应第16-18页
        1.4.1 宿主细胞抗病毒反应第16页
        1.4.2 病毒逃逸免疫应答反应第16-18页
    1.5 PCBP2简介第18-21页
        1.5.1 PCBP2特点以及基因组结构第18-19页
        1.5.2 PCBP2的功能第19页
        1.5.3 PCBP2与病毒第19-21页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2章 稳定沉默PCBP2细胞系的建立第22-38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33页
        2.2.1 实验材料第22-25页
        2.2.2 实验方法第25-33页
    2.3 实验结果第33-36页
        2.3.1 pSilencer-neo-3.1-H1-PCBP2-shRNA质粒的获得以及鉴定第33页
        2.3.2 稳定沉默PCBP2的细胞系的获得以及鉴定第33-36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36-38页
第3章 PCBP2在NDV诱导肝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中的作用第38-49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3.2.1 实验材料第38-40页
        3.2.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3.3 实验结果第42-47页
        3.3.1 沉默PCBP2后poly(I:C)刺激肝细胞干扰素表达上升第42-43页
        3.3.2 PCBP2负调控干扰素抗NDV病毒反应第43-47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47-49页
第4章 PCBP2在HCV诱导肝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中的作用第49-62页
    4.1 前言第4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9-56页
        4.2.1 实验材料第49-51页
        4.2.2 实验方法第51-56页
    4.3 实验结果第56-61页
        4.3.1 丙型肝炎病毒的纯化与检测第56页
        4.3.2 HCV感染肝细胞HCLZ01诱导PCBP2的表达水平下调第56-57页
        4.3.3 PCBP2负调控干扰素抗HCV病毒反应第57-61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61-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病毒生活周期的影响
下一篇:CdTe量子点的自旋弛豫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