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1.1.1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 第12-13页 |
1.1.2 教学模式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变革 | 第13页 |
1.1.3 实现个性化教学是突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困境的关键 | 第13页 |
1.1.4 翻转课堂的普适性使其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成为可能 | 第13-14页 |
1.1.5 研究者工作经历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条件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3.1 丰富和发展体育教学理论 | 第14-15页 |
1.3.2 推动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2.1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16-19页 |
2.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2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19-30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2.3 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 | 第30-33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3-3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33页 |
3.2.2 调查法 | 第33-34页 |
3.2.3 实验法 | 第34-36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36页 |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7-121页 |
4.1 翻转课堂基本理论分析 | 第37-66页 |
4.1.1 教学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 第37-40页 |
4.1.2 翻转课堂的内涵、源起与发展 | 第40-46页 |
4.1.3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 第46-48页 |
4.1.4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 第48-49页 |
4.1.5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 | 第49-51页 |
4.1.6 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和操作程序 | 第51-56页 |
4.1.7 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 | 第56-58页 |
4.1.8 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 | 第58-64页 |
4.1.9 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 | 第64-66页 |
4.2 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 第66-90页 |
4.2.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 第66-67页 |
4.2.2 翻转课堂模式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 第67-70页 |
4.2.3 翻转课堂模式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 第70-76页 |
4.2.4 翻转课堂模式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实施 | 第76-85页 |
4.2.5 翻转课堂模式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 | 第85-90页 |
4.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学实验 | 第90-112页 |
4.3.1 实验目的 | 第90-91页 |
4.3.2 实验设计 | 第91-92页 |
4.3.3 实验的基本程序 | 第92-97页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7-112页 |
4.4 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价值 | 第112-115页 |
4.4.1 有助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第112-113页 |
4.4.2 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 第113页 |
4.4.3 有助于解决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统一化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 第113-114页 |
4.4.4 有助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第114-115页 |
4.4.5 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堂实效 | 第115页 |
4.5 翻转课堂实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115-121页 |
4.5.1 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15-118页 |
4.5.2 翻转课堂实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建议 | 第118-121页 |
5 结论 | 第121-122页 |
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22-123页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2页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0页 |
附录 | 第130-13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