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20-41页
    1.1 引言第20页
    1.2 生物质能简介第20-21页
    1.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第21-24页
        1.3.1 燃烧发电技术第22-23页
        1.3.2 生物质气化技术第23页
        1.3.3 生物质热解技术第23-24页
        1.3.4 生物质直接液化技术第24页
    1.4 生物质选择性热解制备化学品技术第24-39页
        1.4.1 左旋葡聚糖(LG)第25-27页
        1.4.2 左旋葡萄糖酮(LGO)第27-30页
        1.4.3 1-羟基-3,6-二氧二环[3.2.1]辛-2-酮(LAC)第30-32页
        1.4.4 糠醛(FF)第32-34页
        1.4.5 芳香烃第34-37页
        1.4.6 酚类混合物第37-3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9-41页
第2章 固体磷酸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第41-60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4页
        2.2.1 实验原料第42-43页
        2.2.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43页
        2.2.3 Py-GC/MS实验第43-44页
        2.2.4 LGO的定量分析第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8页
        2.3.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44-46页
        2.3.2 杨木及主要组分常规快速热解与催化热解产物分布第46-49页
        2.3.3 催化剂载体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49-50页
        2.3.4 催化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0-52页
        2.3.5 催化剂/生物质比例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2-55页
        2.3.6 液体磷酸与固体磷酸催化性能比较第55-56页
        2.3.7 不同反应条件下LGO产率的定量分析第56-58页
    2.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3章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热解纤维素制备1-羟基-3,6-二氧二环[3.2.1]辛-2-酮第60-73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实验部分第61-62页
        3.2.1 实验原料第61页
        3.2.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61-62页
        3.2.3 Py-GC/MS实验第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2页
        3.3.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62-63页
        3.3.2 纤维素常规快速热解与催化热解第63-65页
        3.3.3 不同工况下的催化热解产物分布第65-71页
        3.3.4 催化剂作用下的产物生成特性讨论第71-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生物质浸渍K_3PO_4快速热解制备酚类混合物第73-85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实验部分第73-75页
        4.2.1 实验原料第73页
        4.2.2 原料预处理第73-74页
        4.2.3 Py-GC/MS实验第74-7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5-83页
        4.3.1 杨木常规快速热解与催化热解第75-77页
        4.3.2 催化热解对整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第77-78页
        4.3.3 催化热解对酚类产物的影响第78-80页
        4.3.4 催化热解对其它产物的影响第80-81页
        4.3.5 热解温度对杨木催化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第81-82页
        4.3.6 不同生物质原料的催化热解第82-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磷酸盐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酚类混合物:K_3PO_4、K_2HPO_4、KH_2PO_4的比较研究第85-96页
    5.1 引言第85页
    5.2 实验部分第85-86页
        5.2.1 实验原料第85页
        5.2.2 原料预处理第85-86页
        5.2.3 Py-GC/MS实验第8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6-95页
        5.3.1 催化剂浸渍量对整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第88-90页
        5.3.2 催化剂浸渍量对酚类产物的影响第90-92页
        5.3.3 催化剂浸渍量对其它热解产物的影响第92-93页
        5.3.4 催化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93-94页
        5.3.5 三种催化剂的比较第94-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6章 磁性固体碱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酚类混合物第96-110页
    6.1 引言第96页
    6.2 实验部分第96-99页
        6.2.1 实验原料第96页
        6.2.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96-97页
        6.2.3 Py-GC/MS实验第97页
        6.2.4 重要产物的定量分析第97-98页
        6.2.5 循环催化实验第98-99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9-108页
        6.3.1 常规快速热解和催化热解产物分布第99-100页
        6.3.2 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100-101页
        6.3.3 催化剂/生物质比例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101-105页
        6.3.4 酚类产物形成机理分析第105-106页
        6.3.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第106-107页
        6.3.6 催化剂性能表征第107-108页
    6.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7章 Pd/SBA-15催化热解甘蔗渣制备4-乙基苯酚第110-125页
    7.1 引言第110页
    7.2 实验部分第110-112页
        7.2.1 实验原料第110-111页
        7.2.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111页
        7.2.3 Py-GC/MS实验第111-112页
        7.2.4 重要产物的定量分析第112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12-124页
        7.3.1 催化剂性能表征第112-114页
        7.3.2 甘蔗渣常规快速热解与催化热解第114-115页
        7.3.3 生物质催化裂解选择性制备4-EP第115-119页
        7.3.4 生物质催化热解选择性制备4-EP第119-120页
        7.3.5 4-EP制备技术比较第120-121页
        7.3.6 4-EP形成机理第121-124页
    7.4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8章 Pd/SBA-15催化热解松木制备4-乙基愈创木酚第125-136页
    8.1 引言第125页
    8.2 实验部分第125-127页
        8.2.1 实验原料第125-126页
        8.2.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126页
        8.2.3 Py-GC/MS实验第126页
        8.2.4 重要产物的定量分析第126-127页
    8.3 结果与讨论第127-135页
        8.3.1 松木常规快速热解和催化热解第127-128页
        8.3.2 4-EG的选择性制备第128-131页
        8.3.3 4-EG的形成机理第131-134页
        8.3.4 Pd催化热解生物质技术比较第134-135页
    8.4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第9章 活性炭催化热解甘蔗渣制备4-乙基苯酚第136-143页
    9.1 引言第136页
    9.2 实验部分第136-137页
        9.2.1 实验原料第136-137页
        9.2.2 Py-GC/MS实验第137页
        9.2.4 重要产物的定量分析第137页
    9.3 结果与讨论第137-142页
        9.3.1 甘蔗渣常规快速热解和催化热解第137-138页
        9.3.2 甘蔗渣催化热解制备4-EP第138-140页
        9.3.3 AC催化下的4-EP形成机理第140-142页
    9.4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第143-146页
    10.1 主要结论第143-144页
        10.1.1 LGO的选择性制备第143页
        10.1.2 LAC的选择性制备第143页
        10.1.3 酚类混合物的选择性制备第143-144页
        10.1.4 特定单种酚类的选择性制备第144页
    10.2 工作展望第144-146页
        10.2.1 脱水糖类产物制备方面第144-145页
        10.2.2 酚类产物制备方面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7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71-17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74-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作者简介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FFPM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轻烃吸附分离与存储中的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