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18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 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 大企业税收管理研究文献 | 第13-14页 |
2.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文献 | 第14-15页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 研究创新 | 第17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二、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基础及流程选择 | 第18-29页 |
(一) 大企业特征和其税收管理难度 | 第18-22页 |
1. 大企业的衡量标准 | 第18-20页 |
2. 税务口径的大企业特点 | 第20-21页 |
3. 大企业税收征管的难度 | 第21-22页 |
(二)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1.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 税收遵从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3.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遵从理论下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三)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方式与一般流程 | 第26-29页 |
1.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方式 | 第26页 |
2.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 | 第26-29页 |
三、湖北地税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背景及创新 | 第29-32页 |
(一) 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 | 第29-30页 |
1. 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对象及选择标准 | 第29页 |
2. 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二) 湖北地税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背景及创新 | 第30-32页 |
1. 开展工作的政策背景 | 第30页 |
2. 本次管理工作的创新点 | 第30-32页 |
四、湖北地税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分析 | 第32-46页 |
(一) 风险识别 | 第32-33页 |
1. 确定范围 | 第32页 |
2. 信息采集 | 第32页 |
3. 企业自查 | 第32页 |
4. 风险识别 | 第32-33页 |
(二) 风险分析 | 第33-36页 |
1. 建立风险调查表 | 第33-34页 |
2. 判断风险权重 | 第34-35页 |
3. 确定每个风险发生概率 | 第35页 |
4. 计算每个风险因素的等级 | 第35-36页 |
5. 计算项目综合风险等级 | 第36页 |
(三) 风险排序 | 第36-37页 |
(四) 风险处理 | 第37-39页 |
(五) 结果评价 | 第39-43页 |
1. 取得的成果 | 第39页 |
2. 遇到的问题 | 第39-40页 |
3. 湖北地税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制约因素 | 第40-43页 |
(六) 总结提高 | 第43-46页 |
1. 大企业税收风险的主要类型 | 第43-44页 |
2. 造成大企业税收风险的主要因素 | 第44-46页 |
五、完善湖北地税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举措 | 第46-50页 |
(一) 体制性税收风险的应对举措: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 第46-47页 |
1. 完善制度建设 | 第46页 |
2. 强化贯彻执行 | 第46页 |
3. 提升管理权威性 | 第46-47页 |
(二) 政策性风险的应对举措:增强政策解释的确定性和执行一致性 | 第47页 |
1. 增强政策解释的确定性 | 第47页 |
2. 统一全省政策执行 | 第47页 |
(三) 经营性风险的应对举措:重视团队组建与人才培养 | 第47-48页 |
1. 组建常态化团队 | 第47-48页 |
2. 科学制定人才规划 | 第48页 |
3. 重视人才选拔 | 第48页 |
4. 完善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 | 第48页 |
(四) 管理性风险的应对举措:加强国地税协作与改进征管流程 | 第48-50页 |
1. 深化国地税协作 | 第49页 |
2. 改进征管流程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