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乡镇企业“营改增”税制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第12-15页
    1.4 创新和不足第15页
    1.5 论文基本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概述第17-24页
    2.1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概念第17-19页
        2.1.1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定义第17页
        2.1.2 增值税的特点第17-18页
        2.1.3 增值税的分类第18-19页
    2.2 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历史第19-20页
        2.2.1 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制度的确立第19-20页
        2.2.2 生产型增值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凸现的弊端第20页
    2.3 我国实施增值税制度改革的动因第20-22页
    2.4 我国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历史及特点第22-23页
        2.4.1 我国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历史及特点第22页
        2.4.2 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特点第22-23页
    2.5 “营改增”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第三章 “营改增”实施对乡镇企业的影响第24-35页
    3.1 我国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现状第24-25页
        3.1.1 我国“营改增”本轮改革进程第24页
        3.1.2 “营改增”实施带来的减税效应第24-25页
    3.2 “营改增”实施对不同行业乡镇企业的影响第25-29页
        3.2.1 “营改增”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第25-27页
        3.2.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第27-28页
        3.2.3 “营改增”对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第28页
        3.2.4 “营改增”对不同规模企业税负的影响第28-29页
    3.3 “营改增”对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第29-32页
        3.3.1 “营改增”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第29-30页
        3.3.2 “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第30页
        3.3.3 “营改增”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第30-31页
        3.3.4 乡镇企业自身采取的应对策略第31-32页
    3.4 “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3.4.1 部分行业企业税负增加第32页
        3.4.2 税率设置过多增加税收管理成本第32-33页
        3.4.3 现行“营改增”试点范围差异引起的不公平第33页
        3.4.4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偏高第33页
        3.4.5 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欠缺第33-35页
第四章 对我国进一步推进“营改增”改革的建议第35-41页
    4.1 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和深化税制改革第35-37页
        4.1.1 完善财政补偿机制避免企业税负增加第35-36页
        4.1.2 调整增值税税率优化行业税负结构第36页
        4.1.3 形成更为科学的纳税人划分制度第36-37页
    4.2 地方税收体系的调整第37-38页
        4.2.1 建立新的地方税收体系第37-38页
        4.2.2 全面推开“营改增”扩围进程第38页
    4.3 通过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供给侧改革第38-41页
        4.3.1 通过税收激励知识和技术创新主体第38-39页
        4.3.2 对供给侧改革的促进作用第39-41页
第五章 全面推行“营改增”后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展望第41-45页
    5.1 税制的依法改革第41-42页
    5.2 税收征管机构的改革第42-45页
        5.2.1 税源专业化管理第42-43页
        5.2.2 扁平化的税收机构组织体系第43页
        5.2.3 优化税收稽查机构设置第43-45页
第六章 总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和解视野中的被害人诉权研究
下一篇:乡镇小微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