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能源现状与氢能源 | 第13-14页 |
1.2 水电解制氢 | 第14-20页 |
1.2.1 水裂解过程 | 第14-15页 |
1.2.2 析氢反应 | 第15-16页 |
1.2.3 析氢催化剂 | 第16-20页 |
1.3 MoS_2概述 | 第20-23页 |
1.3.1 MoS_2的结构与性质 | 第20-21页 |
1.3.2 MoS_2基析氢催化剂 | 第21-23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用品 | 第25-27页 |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25-26页 |
2.1.2 仪器和设备 | 第26-27页 |
2.2 催化剂的分析与表征 | 第27-28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2.2.2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第27页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7页 |
2.2.4 扫描电镜测试(SEM) | 第27-28页 |
2.2.5 透射电镜测试(TEM) | 第28页 |
2.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8页 |
2.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第28页 |
2.2.8 热重分析(TG) | 第28页 |
2.3 析氢性能测试 | 第28-31页 |
2.3.1 催化剂分散液的制备 | 第28页 |
2.3.2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8-29页 |
2.3.3 稳态极化曲线测试 | 第29页 |
2.3.4 Tafel曲线测试 | 第29页 |
2.3.5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 | 第29页 |
2.3.6 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测试 | 第29-30页 |
2.3.7 耐久性测试 | 第30-31页 |
第3章 纳米MoS_2的制备及其析氢活性 | 第31-59页 |
3.1 MoS_2的合成 | 第31页 |
3.2 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31-55页 |
3.2.1 不同种类溶剂中合成MoS_2的析氢性能 | 第31-42页 |
3.2.2 热处理温度对MoS_2析氢性能的影响 | 第42-48页 |
3.2.3 合成温度对MoS_2析氢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3.2.4 合成时间对MoS_2析氢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5 不同硫源对MoS_2析氢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3.3 优选纳米MoS_2催化剂与体相MoS_2析氢活性的比较 | 第55-59页 |
第4章 Co-MoS_2和ZnS/MoS_2的制备及其析氢活性 | 第59-83页 |
4.1 Co-MoS_2和ZnS/MoS_2的合成 | 第59页 |
4.2 溶剂种类对Co-MoS_2和ZnS/MoS_2析氢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4.2.1 Co-MoS_2 | 第60-62页 |
4.2.2 ZnS/MoS_2 | 第62-64页 |
4.3 Co掺杂量和ZnS复合量的优化 | 第64-74页 |
4.3.1 Co掺杂量 | 第64-69页 |
4.3.2 ZnS复合量 | 第69-74页 |
4.4 热处理对Co-MoS_2和ZnS/MoS_2析氢性能的影响 | 第74-80页 |
4.4.1 Co-MoS_2 | 第74-77页 |
4.4.2 ZnS/MoS_2 | 第77-80页 |
4.5 优选MoS_2掺杂/复合催化剂与Pt/C析氢活性比较 | 第80-83页 |
第5章 MoS_2/SG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析氢活性 | 第83-99页 |
5.1 MoS_2/SG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83-86页 |
5.1.1 制备SGO | 第83-84页 |
5.1.2 SGO的结构与形貌 | 第84-86页 |
5.1.3 MoS_2与SGO的复合 | 第86页 |
5.2 SGO复合对MoS_2结构及析氢活性的影响 | 第86-96页 |
5.2.1 复合前后对比 | 第86-90页 |
5.2.2 SGO加入量的优化 | 第90-93页 |
5.2.3 热处理对MoS_2/SGO活性的影响 | 第93-96页 |
5.3 优选MoS_2复合催化剂与Pt/C析氢活性比较 | 第96-9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1页 |
作者简介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