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状态院校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6-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论文的工作内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第21-31页 |
2.1 个性化院校推荐系统概述 | 第21-23页 |
2.1.1 个性化推荐系统的作用 | 第21页 |
2.1.2 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框架 | 第21-23页 |
2.2 Web挖掘 | 第23页 |
2.3 用户画像 | 第23-26页 |
2.3.1 构建用户画像 | 第24-26页 |
2.4 推荐系统算法 | 第26-29页 |
2.4.1 协同过滤算法 | 第26-27页 |
2.4.2 基于内容过滤算法 | 第27-28页 |
2.4.3 推荐系统冷启动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院校推荐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1-43页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2-38页 |
3.2.1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 第32-36页 |
3.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6-38页 |
3.3 数据库设计 | 第38-41页 |
3.3.1 关系型数据库模型 | 第38-41页 |
3.3.2 非关系型数据库模型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用户状态自适应院校推荐的设计 | 第43-61页 |
4.1 总体设计 | 第43-50页 |
4.1.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43-46页 |
4.1.2 系统物理架构 | 第46-47页 |
4.1.3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划分 | 第47-50页 |
4.2 系统工作流程 | 第50页 |
4.3 推荐模块设计 | 第50-59页 |
4.3.1 用户状态生成模块设计 | 第52-57页 |
4.3.2 自适应推荐模块设计 | 第57-58页 |
4.3.3 最终推荐生成模块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基于用户状态自适应院校推荐的实现 | 第61-71页 |
5.1 开发环境与工具 | 第61-62页 |
5.2 推荐模块 | 第62-69页 |
5.2.1 用户状态识别模块的实现 | 第63-66页 |
5.2.2 自适应推荐模块的实现 | 第66-67页 |
5.2.3 最终推荐生成模块的实现 | 第67-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第71-85页 |
6.1 系统运行环境 | 第71-72页 |
6.2 自适应推荐测试 | 第72-74页 |
6.2.1 用户状态推荐测试 | 第72-73页 |
6.2.2 自适应推荐测试 | 第73-74页 |
6.3 推荐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第74-75页 |
6.3.1 TopN推荐测试 | 第74-75页 |
6.3.2 内容覆盖率测试 | 第75页 |
6.3.3 多样性测试 | 第75页 |
6.4 推荐系统功能测试 | 第75-78页 |
6.4.1 用户状态识别模块测试用例 | 第76页 |
6.4.2 自适应推荐模块测试用例 | 第76-77页 |
6.4.3 最终推荐生成模块测试用例 | 第77-78页 |
6.5 推荐系统压力测试 | 第78-80页 |
6.6 实现界面 | 第80-8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85-87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