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参数测量对暗能量限制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二章 现代宇宙学简介 | 第14-24页 |
2.1 宇宙学原理 | 第14-15页 |
2.2 宇宙的膨胀 | 第15-17页 |
2.3 宇宙的动力学演化 | 第17-24页 |
2.3.1 FRW度规 | 第17-18页 |
2.3.2 宇宙的动力学方程 | 第18-19页 |
2.3.3 宇宙的能量组分 | 第19-21页 |
2.3.4 宇宙学距离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暗能量的宇宙学观测 | 第24-34页 |
3.1 Ia型超新星 | 第24-26页 |
3.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第26-29页 |
3.3 重子声学振荡 | 第29-31页 |
3.4 哈勃参量H(z)的直接观测 | 第31-34页 |
第四章 红移漂移观测对暗能量模型参数限制的影响 | 第34-44页 |
4.1 暗能量模型 | 第34-38页 |
4.1.1 宇宙学常数模型 | 第35页 |
4.1.2 参数化的暗能量模型 | 第35-36页 |
4.1.3 全息暗能量模型 | 第36-37页 |
4.1.4 f(T)引力模型 | 第37-38页 |
4.2 红移漂移观测及其研究方法 | 第38-40页 |
4.3 红移漂移观测限制f(T)引力模型的研究 | 第40-41页 |
4.4 小结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哈勃参数测量对暗能量模型的限制 | 第44-56页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44-49页 |
5.1.1 哈勃参量的直接观测 | 第44-48页 |
5.1.2 未来高红移处哈勃参量的直接观测 | 第48-49页 |
5.2 哈勃参数测量对暗能量限制的影响 | 第49-53页 |
5.3 小结 | 第53-5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6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6-58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