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 sp.ICE-L概述 | 第13-17页 |
1.1.1 南极冰藻ICE-L的生存环境 | 第13-14页 |
1.1.2 南极冰藻ICE-L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1.1.3 嗜冷微生物低温生存机制 | 第15-16页 |
1.1.4 南极冰藻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 冰结合蛋白 | 第17-21页 |
1.2.1 冰结合蛋白 | 第17页 |
1.2.2 冰结合蛋白的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1.2.3 冰结合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生物信息学 | 第21-23页 |
1.3.1 生物信息学 | 第21页 |
1.3.2 生物数据库 | 第21-22页 |
1.3.3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 | 第22页 |
1.3.4 生物信息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南极冰藻ICE-L的抗冻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藻种 | 第25页 |
2.1.2 抗冻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40页 |
2.2.1 冰结合蛋白基因CiIBP(11213) | 第26-31页 |
2.2.2 DEAD-box RNA解旋酶基因CiRH(31525) | 第31-36页 |
2.2.3 甜菜碱脂质合酶基因CiBTA1(13297) | 第36-40页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南极冰藻ICE-L的抗冻相关基因的低温胁迫表达分析 | 第43-61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7页 |
3.1.1 实验藻种 | 第43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43-44页 |
3.1.4 引物设计 | 第44-45页 |
3.1.5 南极冰藻ICE-L的低温处理 | 第45-46页 |
3.1.6 南极冰藻ICE-L总RNA的提取 | 第46页 |
3.1.7 反转录 | 第46页 |
3.1.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6-4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8页 |
3.2.1 南极衣藻ICE-L总RNA的检测 | 第48-49页 |
3.2.2 低温胁迫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第49-58页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58-61页 |
第四章 南极冰藻ICE-L冰结合蛋白基因CiIBP(11213)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 | 第61-81页 |
4.1 方法与材料 | 第61-71页 |
4.1.1 实验菌株 | 第61-62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62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62页 |
4.1.4 CiIBP(11213)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62-66页 |
4.1.5 CiIBP(11213)基因的真核表达 | 第66-7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71-79页 |
4.2.1 CiIBP(11213)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71-76页 |
4.2.2 CiIBP(11213)基因的真核表达 | 第76-79页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5页 |
5.1 总结 | 第81-82页 |
5.2 展望 | 第82-85页 |
附录 Ⅰ | 第85-89页 |
附录 Ⅱ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0-101页 |
附件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