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澳洲坚果介绍 | 第14-15页 |
1.1.2 澳洲坚果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介绍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农业物料典型脱壳方法 | 第16-18页 |
1.2.2 破壳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3 澳洲坚果破壳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4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农业物料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1-24页 |
第2章 澳洲坚果的力学特性试验及破壳工艺参数优化 | 第24-32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澳洲坚果的基本物理参数测试 | 第25-27页 |
2.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2.3 澳洲坚果的破壳工艺参数优化及压缩特性试验 | 第27-30页 |
2.3.1 材料与装置 | 第27页 |
2.3.2 试验方案及方法 | 第27-29页 |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澳洲坚果压缩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32-4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有限元方法及相关软件简介 | 第32-33页 |
3.3 有限元方法的特点 | 第33-34页 |
3.4 Autodesk Inventor三维建模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3.5 澳洲坚果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3.5.1 澳洲坚果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3.5.2 澳洲坚果有限元建模 | 第35-38页 |
3.6 澳洲坚果压缩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38-41页 |
3.6.1 沿种脐向施加力 | 第38-39页 |
3.6.2 沿宽度向施加力 | 第39-40页 |
3.6.3 沿水平向施加力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澳洲坚果破壳机的设计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澳洲坚果破壳机的工作原理 | 第42-43页 |
4.3 澳洲坚果破壳机构的设计 | 第43-53页 |
4.3.1 破壳机构的结构组成 | 第43页 |
4.3.2 破壳机传动方案拟定 | 第43-52页 |
4.3.3 破壳机螺纹轴的结构 | 第52页 |
4.3.4 破壳机旋转曲面盘的结构 | 第52页 |
4.3.5 破壳机导向板的设计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澳洲坚果破壳机的性能评价 | 第54-66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理论 | 第54页 |
5.3 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的思路 | 第54-55页 |
5.4 主轴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5.4.1 模型的简化处理 | 第55-56页 |
5.4.2 单元的选择及网格的划分 | 第56页 |
5.4.3 载荷与边界条件 | 第56-57页 |
5.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5.5 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 | 第58-59页 |
5.6 模态分析步骤 | 第59-60页 |
5.7 主轴的模态分析 | 第60-63页 |
5.7.1 创建模型并建立模态分析模块 | 第60页 |
5.7.2 设定材料、划分网格及施加约束 | 第60-61页 |
5.7.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5.8 澳洲坚果样机试验 | 第63-64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66-67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A: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工作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