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公路论文--汽车论文

稀土掺杂纳米TiO2分子模拟、制备及NO降解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5-18页
        1.2.1 稀土掺杂纳米TiO_2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TiO_2掺杂改性分子模拟研究第16-17页
        1.2.3 光催化技术在汽车尾气净化上的应用第17-18页
    1.3 TiO_2光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机理第18-21页
        1.3.1 TiO_2光催化材料第18-19页
        1.3.2 TiO_2光催化反应原理第19-21页
    1.4 TiO_2的制备与改性第21-24页
        1.4.1 TiO_2的改性方式第21-23页
        1.4.2 TiO_2的制备方法第23-24页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24-27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2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密度泛函理论及Castep软件第27-37页
    2.1 第一性原理第27-29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第29-33页
        2.2.1 Hohenberg-Kohn定理第29-30页
        2.2.2 Kohn-Sham方程第30-31页
        2.2.3 交换关联函数第31-33页
    2.3 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的CASTEP模块介绍第33-37页
        2.3.1 CASTEP功能简介第33-34页
        2.3.2 能带理论第34页
        2.3.3 CASTEP模拟方法第34-37页
第三章 单掺杂锐钛矿相TiO_2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第37-57页
    3.1 计算模型第37-38页
    3.2 计算方法及参数设定第38-41页
        3.2.1 交换关联函数第38-39页
        3.2.2 截断能Ecut第39-40页
        3.2.3 模型精度及有效性验证第40-41页
    3.3 锐钛矿相TiO_2电子结构第41-44页
        3.3.1 电荷分布第41-42页
        3.3.2 能带结构第42-43页
        3.3.3 电子态密度第43-44页
    3.4 稀土掺杂TiO_2结构稳定性第44-45页
        3.4.1 几何结构第44页
        3.4.2 掺杂形成能第44-45页
    3.5 La掺杂锐钛矿相TiO_2电子结构第45-48页
        3.5.1 电荷分布第45-46页
        3.5.2 能带结构第46-47页
        3.5.3 电子态密度第47-48页
    3.6 Ce掺杂锐钛矿相TiO_2电子结构第48-51页
        3.6.1 电荷分布第48-49页
        3.6.2 能带结构第49-50页
        3.6.3 电子态密度第50-51页
    3.7 Sm掺杂锐钛矿相TiO_2电子结构第51-54页
        3.7.1 电荷分布第51-52页
        3.7.2 能带结构第52-53页
        3.7.3 电子态密度第53-54页
    3.8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第四章 稀土掺杂纳米TiO_2光催化剂制备第57-69页
    4.1 试验原材料及试剂第57-58页
    4.2 自研制光降解装置及其他仪器设备第58-62页
        4.2.1 光降解装置的设计与制造第58-61页
        4.2.2 其他仪器设备第61-62页
    4.3 光催化降解性能评价第62-64页
        4.3.1 NO检测方法第62-63页
        4.3.2 测试步骤第63-64页
    4.4 掺杂改性方式对纳米TiO_2物相结构及光催化活性影响研究第64-66页
        4.4.1 掺杂纳米TiO_2制备方式第64页
        4.4.2 改性方式对催化剂物相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4-66页
    4.5 溶胶凝胶法制备条件优化第66-68页
        4.5.1 滴加速度对TiO_2溶胶状态的影响第66-67页
        4.5.2 水浴温度对TiO_2溶胶状态及陈化时间的影响第67-68页
        4.5.3 溶胶凝胶法优化工艺第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稀土镧改性TiO_2催化剂制备及其光降解NO性能研究第69-87页
    5.1 试验部分第69-70页
        5.1.1 稀土La改性TiO_2试验方案第69页
        5.1.2 材料表征第69-70页
        5.1.3 稀土La改性TiO_2光催化活性测试第70页
    5.2 材料表征第70-71页
        5.2.1 综合热分析(TG-DSC)第70页
        5.2.2 X射线衍射(XRD)第70页
        5.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70-71页
        5.2.4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第71页
        5.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71页
    5.3 微观结构表征结果分析第71-79页
        5.3.1 TG-DSC热反应分析第71-73页
        5.3.2 X射线衍射物相结构分析第73-76页
        5.3.3 SEM表面形貌分析第76-77页
        5.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77-79页
        5.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光谱第79页
    5.4 制备工艺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9-82页
        5.4.1 掺量对改性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0-81页
        5.4.2 热处理温度对改性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1-82页
        5.4.3 热处理恒温时间对改性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2页
    5.5 La掺杂TiO_2制备工艺正交设计第82-84页
    5.6 环境因素对La-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4-85页
        5.6.1 光源种类的影响第84页
        5.6.2 NO气体浓度的影响第84-85页
    5.7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稀土钐改性TiO_2催化剂制备及其光降解NO性能研究第87-101页
    6.1 实验部分第87-88页
        6.1.1 稀土Sm改性TiO_2试验方案第87页
        6.1.2 材料表征第87-88页
        6.1.3 稀土Sm改性TiO_2光催化性能测试第88页
    6.2 微观结构表征结果分析第88-95页
        6.2.1 TG-DSC热反应分析第88-89页
        6.2.2 X射线衍射物相结构分析第89-92页
        6.2.3 SEM表面形貌分析第92-93页
        6.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93-94页
        6.2.5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光谱第94-95页
    6.3 制备工艺对改性光催化剂活性影响第95-97页
        6.3.1 掺量对Sm-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95-96页
        6.3.2 热处理温度对Sm-TiO_2活性的影响第96-97页
        6.3.3 热处理时间对Sm-TiO_2活性的影响第97页
    6.4 Sm掺杂TiO_2制备工艺正交设计第97-98页
    6.5 环境因素对Sm-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98-100页
        6.5.1 光源种类的影响第98-99页
        6.5.2 NO气体浓度的影响第99-100页
    6.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105页
    7.1 主要结论第101-103页
    7.2 展望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视错觉原理的服装造型设计研究--系列男风衣款式与结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