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1.1 配位聚合物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 配位聚合物的制备 | 第11-14页 |
1.2.1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 第11页 |
1.2.2 微波合成法 | 第11-12页 |
1.2.3 超声合成法 | 第12-13页 |
1.2.4 微乳液法 | 第13页 |
1.2.5 电化学合成法 | 第13-14页 |
1.3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第14-18页 |
1.3.1 含氧配体配位聚合物 | 第15-16页 |
1.3.2 含氮配体配位聚合物 | 第16页 |
1.3.3 含硫配体配位聚合物 | 第16-17页 |
1.3.4 含氧和氮/硫配体配位聚合物 | 第17页 |
1.3.5 混合配体配位聚合物 | 第17-18页 |
1.4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8-20页 |
1.4.1 金属氧化物 | 第18-19页 |
1.4.2 金属硫化物 | 第19页 |
1.4.3 金属硫氧化物和硫酸氧化物 | 第19-20页 |
1.4.4 无机复合材料 | 第20页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向Re_2O_2SO_4微米球转化的研究 | 第22-36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2.2.1 实验准备 | 第23页 |
2.2.2 稀土配位聚合物和稀土硫酸氧化物微米球的合成 | 第23-24页 |
2.2.3 样品表征手段 | 第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5页 |
2.3.1 典型样品的表征 | 第24-27页 |
2.3.2 合成铕基配位聚合物微米球的影响因素 | 第27-31页 |
2.3.3 其它稀土元素配位聚合物及稀土硫酸氧盐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2页 |
2.3.4 Eu-CP和Eu_2O_2SO_4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32-34页 |
2.3.5 CeO_2固体紫外性能的研究 | 第34页 |
2.3.6 Gd_2O_2SO_4的磁学性能的研究 | 第34-35页 |
2.4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铕-镉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向Eu_2O_2S/CdS异质结转化的研究 | 第36-45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3.2.1 实验准备 | 第37-38页 |
3.2.2 铕-镉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38页 |
3.2.3 硫氧化铕和硫化镉异质结复合物的合成 | 第38页 |
3.2.4 样品表征手段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3.1 铕-镉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前驱体的表征 | 第39-42页 |
3.3.2 煅烧产物Eu_2O_2S/CdS异质结的晶相与形貌 | 第42-44页 |
3.3.3 铕-镉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铈-镉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纳米球的合成及向CeO_2/CdS异质结转化的研究 | 第45-56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4.2.1 实验准备 | 第46-47页 |
4.2.2 铈-镉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47页 |
4.2.3 二氧化铈和硫化镉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47页 |
4.2.4 样品表征手段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4.3.1 铈-镉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纳米球的表征 | 第48-51页 |
4.3.2 合成配位聚合物纳米球的影响因素 | 第51-53页 |
4.3.3 由配位聚合物转化的CeO_2/CdS异质结纳米球的形貌与晶相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和专利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