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软化学方法 | 第10-11页 |
1.2 软化学方法分类 | 第11-12页 |
1.2.1 溶胶-凝胶法 | 第11页 |
1.2.2 微乳液法 | 第11页 |
1.2.3 沉淀法 | 第11页 |
1.2.4 自组装技术 | 第11-12页 |
1.2.5 电化学法 | 第12页 |
1.2.6 水热法 | 第12页 |
1.2.7 溶剂热法 | 第12页 |
1.3 软化学方法优点 | 第12-14页 |
1.4 铌酸盐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铌酸盐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5.1 光催化概述 | 第15-16页 |
1.5.2 铌酸盐光催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5.3 影响光催化的主要因素 | 第17页 |
1.5.4 提高光催化的主要途径 | 第17-19页 |
1.6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1.6.1 选题依据 | 第1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3 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Ag_2Nb_4O_(11)介晶的软化学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1-24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2页 |
2.2.3 样品制备 | 第22-23页 |
2.2.4 样品表征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2.3.1 Ag_2Nb_4O_(11)合成过程 | 第24-27页 |
2.3.2 Ag_2Nb_4O_(11)结构分析 | 第27-30页 |
2.3.3 Ag_2Nb_4O_(11)合成机理 | 第30-31页 |
2.3.4 Ag_2Nb_4O_(11)光催化性能 | 第31-32页 |
2.3.5 Ag_2Nb_4O_(11)能带结构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一维AgNbO_3纳米结构的软化学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5-42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8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35-36页 |
3.2.3 样品制备 | 第36-37页 |
3.2.4 样品表征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一维的ZnNb_2O_6、ZnNb_2O_6/KNbO_3纳米结构的软化学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43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43页 |
4.2.3 样品制备 | 第43-44页 |
4.2.4 样品表征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4.3.1 K_2Nb_2O_6结构转变分析 | 第45-48页 |
4.3.2 样品纳米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4.3.3 样品合成机理分析 | 第49-50页 |
4.3.4 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