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审计师声誉判断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2.1 对审计师声誉本质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2 对审计师声誉判断的文献综述第16-19页
        1.2.3 对审计师声誉判别体系的研究文献综述第19页
        1.2.4 文献述评第19-20页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20页
        1.3.2 研究框架第20-21页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3-31页
    2.1 概念界定第23页
        2.1.1 审计师声誉第23页
        2.1.2 履约资本第23页
    2.2 履约资本的经济学解释第23-24页
    2.3 理论基础第24-31页
        2.3.1 委托代理理论第24-26页
        2.3.2 信号传递理论第26-27页
        2.3.3 不完全契约理论第27-28页
        2.3.4 有限理性理论第28-31页
第3章 审计师声誉判断的理论分析与判别体系构建第31-43页
    3.1 审计师声誉判断的理论分析第31-39页
        3.1.1 审计师履约能力对审计师声誉作用机理第31-33页
        3.1.2 审计师履约资本的构成要素分析第33-34页
        3.1.3 履约资本对审计师声誉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39页
    3.2 审计师声誉判别体系的构建第39-43页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9-40页
        3.2.2 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第40-41页
        3.2.3 各项指标的具体说明第41-43页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第43-51页
    4.1 样本选取第43-45页
        4.1.1 样本数据的来源、选取方法及处理第43-45页
        4.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45页
    4.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45-51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1-54页
    5.1 打造品牌会计师事务所第51-52页
    5.2 建立完善对审计师声誉的评级第52-53页
    5.3 实施审计师的分类监管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纤锥结构的干涉型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公允价值变动列报方式及其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