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铁的吸收与代谢 | 第13-14页 |
1.2 影响铁吸收利用的因素 | 第14-15页 |
1.2.1 铁的添加形式 | 第14页 |
1.2.2 饲粮的组成 | 第14-15页 |
1.2.3 铁添加水平 | 第15页 |
1.3 微量元素吸收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体外法 | 第15-16页 |
1.3.1.1 体外灌注肠段法 | 第15页 |
1.3.1.2 小肠刷状缘膜微粒法 | 第15-16页 |
1.3.1.3 外翻肠囊法 | 第16页 |
1.3.1.4 细胞培养法 | 第16页 |
1.3.2 体内法 | 第16-17页 |
1.3.2.1 平衡试验法 | 第16-17页 |
1.3.2.2 原位结扎灌注肠段法 | 第17页 |
1.3.2.3 自然饲喂法 | 第17页 |
1.3.3 同位素示踪技术 | 第17页 |
1.4 铁吸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的立体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用原位结扎灌注肠段法研究不同形态铁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特点 | 第20-29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0-21页 |
2.2.2 动物与饲粮 | 第21-22页 |
2.2.3 肠段灌注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4 原位结扎灌注技术的操作方法 | 第23页 |
2.2.5 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23页 |
2.2.6 样品分析 | 第23页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24-28页 |
2.3.1 肉仔鸡各结扎肠段对不同形态铁的吸收速率 | 第24-25页 |
2.3.2 不同形态铁在结扎肉仔鸡十二指肠中的吸收动力学 | 第25-28页 |
2.4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不同形态铁对自然饲喂肉仔鸡肝门静脉血浆铁含量及小肠铁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9-41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3.2.1 试验设计和处理 | 第29页 |
3.2.2 试验动物与饲粮 | 第29-31页 |
3.2.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31页 |
3.2.4 样品分析 | 第31-32页 |
3.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3 结果 | 第32-38页 |
3.3.1 不同形态铁对自然饲喂肉仔鸡肝门静脉血浆铁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不同形态铁对自然饲喂肉仔鸡小肠各段中DM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33-36页 |
3.3.3 不同形态铁对自然饲喂肉仔鸡小肠各段中FP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讨论 | 第38-41页 |
3.4.1 不同形态铁对自然饲喂肉仔鸡肝门静脉血浆铁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不同形态铁对自然饲喂肉仔鸡小肠各段中DMT1和FP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1-42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4.2 突出创新点 | 第41页 |
4.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