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ADC的发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 第9-10页 |
| 1.4 本文各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M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 第11-17页 |
| 2.1 △-∑M的基本结构 | 第11-12页 |
| 2.2 △-∑M的性质 | 第12-15页 |
| 2.2.1 过采样 | 第12-14页 |
| 2.2.2 噪声整形 | 第14-15页 |
| 2.3 △-∑M的分类 | 第15-1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ADC的技术 | 第17-29页 |
| 3.1 低失真技术 | 第17-18页 |
| 3.2 噪声耦合技术 | 第18-19页 |
| 3.3 零点优化技术 | 第19-21页 |
| 3.4 放松反馈路径的时间 | 第21-24页 |
| 3.4.1 额外环延时 | 第21-22页 |
| 3.4.2 转移环延时 | 第22-24页 |
| 3.5 消除有源加法器 | 第24-27页 |
| 3.6 双采样技术 | 第27-28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ADC的电路实现 | 第29-37页 |
| 4.1 积分器的实现 | 第29-32页 |
| 4.2 加法器的实现 | 第32-34页 |
| 4.3 DCT加法器的速率要求 | 第34-35页 |
| 4.4 DCT加法器的衰减效应 | 第35页 |
| 4.5 混合DCT加法器 | 第35-3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改善的△-∑ADC的结构 | 第37-50页 |
| 5.1 转移环延时在反馈路径 | 第37-39页 |
| 5.1.1 从第一个积分器转移环延时 | 第37-38页 |
| 5.1.2 从第m+1个积分器转移环延时 | 第38-39页 |
| 5.2 转移环在环路滤波器的输出端 | 第39-40页 |
| 5.2.1 从第一个积分器转移环延时 | 第39页 |
| 5.2.2 从第m+1个积分器转移环延时 | 第39-40页 |
| 5.2.3 采用DCT加法器的双采样结构 | 第40页 |
| 5.3 噪声耦合结构 | 第40-42页 |
| 5.4 零点优化结构 | 第42页 |
| 5.5 具有零点优化的噪声耦合结构和采用DCT加法器的结构 | 第42-45页 |
| 5.6 消除有源加法器的结构 | 第45-49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