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3.4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影响的现状 | 第15-23页 |
2.1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的现状 | 第15-20页 |
2.1.1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规模 | 第15-17页 |
2.1.2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结构 | 第17-19页 |
2.1.3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资金来源 | 第19-20页 |
2.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况 | 第20-23页 |
2.2.1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简要回顾 | 第20-21页 |
2.2.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影响的机理 | 第23-27页 |
3.1 通过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影响农业产业结构 | 第23-24页 |
3.1.1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设备、场地的投入 | 第23页 |
3.1.2 培育和获得新品种的科技投入 | 第23页 |
3.1.3 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科技投入 | 第23-24页 |
3.2 通过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影响农业产业结构 | 第24页 |
3.2.1 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的投入 | 第24页 |
3.2.2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 | 第24页 |
3.3 通过支持优势产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 | 第24-25页 |
3.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经费投入 | 第24页 |
3.3.2 传统特色农业的科技经费投入 | 第24-25页 |
3.4 通过支持农业产业现代化影响农业产业结构 | 第25-27页 |
3.4.1 农业机械化的科技经费投入 | 第25页 |
3.4.2 农业信息化的科技经费投入 | 第25-26页 |
3.4.3 农业产业化的科技经费投入 | 第26页 |
3.4.4 劳动者科技素质提高的科技经费投入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7-34页 |
4.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27页 |
4.1.1 主要变量及其度量 | 第27页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7页 |
4.2 VAR模型的构建和检验 | 第27-30页 |
4.2.1 单位根检验 | 第28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28-29页 |
4.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29-30页 |
4.2.4 VAR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第30页 |
4.3 脉冲响应 | 第30-32页 |
4.4 方差分解 | 第32-34页 |
第五章 研究对策与建议 | 第34-3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4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5.2.1 推动农业科技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发展 | 第34页 |
5.2.2 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经费投入机制 | 第34-35页 |
5.2.3 加大渔业和畜牧业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 第35页 |
5.2.4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 第35-36页 |
5.2.5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和推广平台建设和完善 | 第36页 |
5.2.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36-37页 |
5.2.7 加强农业技术基础储备建设 | 第37页 |
5.2.8 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主体地位 | 第37-38页 |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