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大寨海绵田土壤养分评价与酶活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前言第10-20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土壤酶活性研究第11-12页
        1.2.2 土壤养分研究第12-14页
        1.2.3 土壤肥力评价研究第14-16页
        1.2.4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研究第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页
    2.2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2.1 主要实验仪器第20-21页
        2.2.2 主要化学试剂第21页
    2.3 土壤样品采集及预处理第21-22页
    2.4 土壤样品的测定与方法第22页
    2.5 数据处理第22-23页
    2.6 评价方法与标准第23-26页
        2.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3-24页
        2.6.2 评价标准第24-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46页
    3.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第26-28页
        3.1.1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第26-27页
        3.1.2 土壤质地第27-28页
    3.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第28-33页
        3.2.1 土壤p H值统计特征值分析第28页
        3.2.2 土壤常规养分统计特征值分析第28-30页
        3.2.3 土壤有机质、常规养分趋势分析第30-31页
        3.2.4 土壤有机质、常规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31-33页
    3.3 大寨海绵田土壤肥力评价第33-36页
        3.3.1 单项土壤养分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页
        3.3.2 单项养分指标隶属度值的确定第33-35页
        3.3.3 土壤肥力指数评价第35-36页
    3.4 土壤微量养分元素分析第36-40页
        3.4.1 土壤微量元素统计特征值分析第36-38页
        3.4.2 土壤微量元素趋势分析第38-39页
        3.4.3 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第39-40页
    3.5 土壤酶活性性质分析第40-43页
        3.5.1 土壤酶活性统计特征值分析第40-41页
        3.5.2 土壤酶活性趋势效应分析第41页
        3.5.3 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41-43页
    3.6 大寨海绵田土壤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第43-46页
4 讨论第46-50页
    4.1 研究区采样第46页
    4.2 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第46-47页
    4.3 研究区土壤化学性质第47-48页
        4.3.1 研究区土壤p H值与有机质第47页
        4.3.2 研究区土壤常规养分第47页
        4.3.3 研究区土壤有效性微量养分第47-48页
    4.4 研究区土壤酶活性第48页
    4.5 研究区土壤肥力评价第48-50页
5 结论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对小麦PCNA蛋白的影响
下一篇:绘画与园林观法引导下的开放空间营造--以杭州湖滨路改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