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亚临界机组DEH控制系统改造的研究及应用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完善DEH控制系统功能 | 第14-17页 |
| 2.1 引言 | 第14页 |
| 2.2 完善保护逻辑 | 第14-15页 |
| 2.3 增加功能性逻辑 | 第15-16页 |
| 2.3.1 加速度控制 | 第15页 |
| 2.3.2 汽轮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功能 | 第15-1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3章 提高DEH控制系统静态和动态特性 | 第17-23页 |
| 3.1 引言 | 第17页 |
| 3.2 优化阀门特性曲线参数 | 第17-20页 |
| 3.3 优化一次调频逻辑及参数 | 第20-21页 |
| 3.4 优化阀门指令反馈偏差切自动逻辑 | 第21页 |
| 3.5 优化负荷遥控指令回路 | 第21-2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4章 提高DEH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 第23-33页 |
| 4.1 引言 | 第23-24页 |
| 4.2 DEH控制系统的信号与配置 | 第24-25页 |
| 4.2.1 冗余配置足量的阀门控制卡 | 第24页 |
| 4.2.2 重要信号分散配置到不同卡件 | 第24-25页 |
| 4.2.3 重要信号电缆分开 | 第25页 |
| 4.3 DEH控制系统电液控制系统的改造 | 第25-32页 |
| 4.3.1 LVDT反馈装置改进 | 第25-26页 |
| 4.3.2 主汽门结构改进 | 第26-30页 |
| 4.3.3 调节汽门的改进 | 第30-3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5章 DEH控制系统调试和试验 | 第33-46页 |
| 5.1 引言 | 第33页 |
| 5.2 静态试验 | 第33-40页 |
| 5.2.1 转速通道测试 | 第33-34页 |
| 5.2.2 汽门行程测量及限位开关调整 | 第34-35页 |
| 5.2.3 汽门调整与阀门特性试验 | 第35页 |
| 5.2.4 汽门开关时间测量 | 第35-38页 |
| 5.2.5 甩负荷预测功能试验 | 第38-39页 |
| 5.2.6 配汽曲线仿真试验 | 第39-40页 |
| 5.2.7 系统静态仿真试验 | 第40页 |
| 5.3 汽轮机热态试验 | 第40-45页 |
| 5.3.1 汽轮机打闸试验 | 第40-41页 |
| 5.3.2 阀切换试验 | 第41页 |
| 5.3.3 汽轮机汽门严密性试验 | 第41页 |
| 5.3.4 汽轮机注油试验 | 第41页 |
| 5.3.5 汽轮机超速试验 | 第41-42页 |
| 5.3.6 汽轮机其它热态试验 | 第42页 |
| 5.3.7 配汽方式切换试验 | 第42页 |
| 5.3.8 甩50%额定负荷试验结果 | 第42-44页 |
| 5.3.9 甩100%额定负荷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 6.1 结论 | 第46页 |
| 6.2 改造后的评价 | 第46-47页 |
| 6.3 改造后的预期成果 | 第47-48页 |
| 6.4 创新点 | 第48页 |
| 6.5 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