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3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完成的可能性 | 第11-12页 |
1. 创新性 | 第11页 |
2. 完成的可能性 | 第11-12页 |
(四)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2页 |
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二、传统儒家诚信观概述 | 第13-15页 |
(一) "诚"、"信"释义 | 第13页 |
1. "诚"的释义 | 第13页 |
2. "信"的释义 | 第13页 |
(二) 儒家诚信观基本要义 | 第13-15页 |
三、现代诚信观概述 | 第15-19页 |
(一) 现代诚信观的由来 | 第15-17页 |
1. 美德境界向伦理底线的转化 | 第15-16页 |
2. 道德要求向法律原则的转化 | 第16页 |
3. 道德观念向现实行为规范的转化 | 第16-17页 |
(二) 现代诚信观的界定 | 第17-19页 |
四、大学生对现代诚信观的认知 | 第19-21页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诚信作为首要前提条件 | 第19-20页 |
(二) 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需要诚信作为基本条件 | 第20-21页 |
五、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 第21-25页 |
(一) 大学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 | 第21-22页 |
(二) 工作合同履行的状况 | 第22-23页 |
(三) 大学生的学业诚信状况 | 第23页 |
(四)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诚信状况 | 第23-25页 |
六、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 第25-31页 |
(一)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 第25-27页 |
1. 不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违反与银行之间的合同 | 第25页 |
2. 大学毕业生在应聘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诚信缺失违反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 | 第25-26页 |
3. 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缺失违反与学校的教育合同 | 第26-27页 |
4.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诚信缺失违反与其他民事主体所缔结的民事合同 | 第27页 |
(二)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1. 传统诚信教育的缺陷 | 第27-28页 |
2. 大学生受西方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造成大学生诚信观的混乱 | 第28页 |
3. 大学生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观原因是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形成 | 第28-29页 |
4. 大学生的现代诚信观教育的缺失 | 第29页 |
(三) 鉴于当代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现象社会各界呼吁要加强现代诚信观教育 | 第29-31页 |
七、加强大学生现代诚信观教育的作用和方法 | 第31-35页 |
(一) 培养大学生现代诚信意识、加强大学生现代诚信观教育的作用 | 第31-32页 |
(二) 培养大学生现代诚信意识、加强大学生现代诚信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32-35页 |
1.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加强现代诚信观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 第32-33页 |
2. 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和鼓励诚信行为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