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P2P网络借贷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进展第14页
        1.2.3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页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点第17-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2 可能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违约风险相关理论第20-22页
        2.1.1 违约风险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21页
        2.1.2 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理论第21页
        2.1.3 违约风险的效用理论第21-22页
    2.2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产生机理第22-24页
        2.2.1 P2P网络借贷参与主体的特征解读第22-23页
        2.2.2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产生的机理分析第23-24页
    2.3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第24-27页
        2.3.1 个人特征第24-25页
        2.3.2 工作特征第25页
        2.3.3 信用特征第25页
        2.3.4 借贷特征第25-27页
第3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现状考察第27-34页
    3.1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基本状况第27-31页
        3.1.1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基本现状描述第27-31页
        3.1.2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福利损失第31页
    3.2 P2P网络借贷借款人违约风险水平评价第31-34页
第4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第34-51页
    4.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第34页
    4.2 变量赋值与统计性分析第34-37页
    4.3 违约水平分析第37-43页
    4.4 计量结果分析与检验第43-51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1-54页
    5.1 强化平台风险识别能力,完善风险管控措施第51-52页
    5.2 建立健全公民征信体系,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第52页
    5.3 加强风险监管机构建设,营造绿色监管环境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中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克顿传媒公司股权价值评估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