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2-13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 第18-25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界定 | 第18-19页 |
2.1.1 互联网金融概念 | 第18-19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界定 | 第19页 |
2.2 银行风险承担的概念及界定 | 第19-20页 |
2.2.1 银行风险承担概念 | 第19-20页 |
2.2.2 银行风险承担界定 | 第20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3.1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0-21页 |
2.3.2 金融自由化 | 第21-22页 |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4页 |
2.3.4 长尾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理论分析 | 第25-37页 |
3.1 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3.1.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1.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33页 |
3.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作用机制 | 第33-37页 |
3.2.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 | 第33-35页 |
3.2.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 | 第35-37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实证分析 | 第37-48页 |
4.1 互联网金融发展衡量指标选择 | 第37-39页 |
4.2 银行风险承担衡量指标选择 | 第39-40页 |
4.3 控制变量选取 | 第40-42页 |
4.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2页 |
4.5 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第42-43页 |
4.6 实证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4.6.1 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4.6.2 总样本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4.6.3 子样本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8-52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建议 | 第49-52页 |
5.2.1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和引导 | 第49-50页 |
5.2.2 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推动银行经营管理革新 | 第50页 |
5.2.3 推动互联网企业与银行的协同发展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