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转型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以7所转型院校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引言第12-27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2. 现实意义第14-15页
    (三) 基本概念第15-18页
        1. 应用技术型大学第15-16页
        2. "双师型"教师第16-17页
        3. 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第17-18页
    (四) 理论基础第18-20页
        1. 美国卡耐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分类方法第18-19页
        2. 武书连提出的按类和型进行分类的标准第19页
        3.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第19-20页
    (五) 研究文献综述第20-25页
        1. 关于转型院校"双师型"教师需求的研究第20页
        2. 关于应用技术型大学"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研究第20-21页
        3. 关于其它类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第21-22页
        4. 关于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转型保守做法的研究第22-23页
        5. 关于转型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第23-24页
        6. 关于国外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第24-25页
    (六)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研究方法第25-27页
二、教师转型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探索第27-41页
    (一) 调查对象第27页
    (二) 样本描述第27-30页
    (三) 教师专业转型与发展的结构探索第30-41页
        1. 教师转型发展的主观性影响因素的因子探索及信度分析第31-34页
        2. 教师转型发展的客观性影响因素的因子探索及信度分析第34-38页
        3. 主客观因子描述统计分析第38-41页
三、教师转型主客观影响因素差异性比较分析第41-65页
    (一) 不同性别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41-43页
        1. 不同性别教师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1-42页
        2.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2-43页
    (二) 不同课程类型之间的教师差异分析第43-44页
        1. 不同课程类型之间教师的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性分析第43页
        2. 不同课程类型教师的客观性影响因子的差异性分析第43-44页
    (三) 不同工作性质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44-45页
        1. 专兼职教师间的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性分析第44-45页
        2. 专兼职教师间的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性分析第45页
    (四) 是否为双师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45-47页
        1. 是否为"双师"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5-46页
        2. 是否为"双师"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6-47页
    (五) 是否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47-48页
        1.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7页
        2.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7-48页
    (六) 不同专业技能职称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48-49页
        1.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8-49页
        2.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9页
    (七) 有无企业工作经验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49-51页
        1.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49-50页
        2.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0-51页
    (八) 不同年龄组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51-53页
        1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1-53页
            2.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1-52页
            3. 主客观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较第52-53页
    (九) 不同学科分类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53-55页
        1.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3-54页
        2.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4页
        3. 主客观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较第54-55页
    (十) 不同职称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55-58页
        1.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5-56页
        2.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6-57页
        3. 主客观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较第57-58页
    (十一) 不同学历层次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58-60页
        1.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8页
        2.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58-59页
        3. 主客观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较第59-60页
    (十二) 不同工作年限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60-62页
        1.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60页
        2.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60-61页
        3. 主客观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较第61-62页
    (十三) 不同收入水平教师之间的差异分析第62-65页
        1. 主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62-63页
        2. 客观性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第63页
        3. 主客观影响因子差异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较第63-65页
四、结论与对策思考第65-72页
    (一) 研究结论第65-68页
        1. 主观性影响因素与教师转型第65-66页
        2. 客观性影响因素与教师转型发展第66-68页
    (二) 教师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第68-69页
        1. 教师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第68页
        2. 教师整体水平较低,层次有待提高第68页
        3. 教师科研能力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第68-69页
        4. 学校实践平台建设落后,加重教师转型障碍第69页
        5. 教师理论教学强度高,收入水平较低第69页
    (三) 对策思考第69-71页
        1. 完善政策法规,为应用型大学教师建设提供政策依据第69页
        2. 开展针对性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第69-70页
        3. 扩大教师来源,使教师队伍趋向合理化第70页
        4. 完善双师政策,提高教师待遇第70页
        5. 分门别类提高教师应用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第70-71页
    (四)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第74-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星载凝视图像无损/近无损压缩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中学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