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2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24页 |
| 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4-17页 |
| 2.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 2.1.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第15-17页 |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 2.2.1 系统方案总述 | 第17页 |
| 2.2.2 系统组成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 2.3 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8-23页 |
| 2.3.1 人脸识别技术 | 第18-19页 |
| 2.3.2 NB-IoT技术 | 第19-20页 |
| 2.3.3 通信协议的选择 | 第20-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安防与环境信息监测终端设计 | 第24-39页 |
| 3.1 安防与环境监测终端硬件设计 | 第24-31页 |
| 3.1.1 安防与环境信息数据采集分站组成结构设计 | 第24-29页 |
| 3.1.2 人脸识别模块组成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 3.2 安防与环境监测终端软件设计 | 第31-38页 |
| 3.2.1 安防与环境信息采集终端软件需求分析 | 第31页 |
| 3.2.2 安防与环境信息采集终端软件设计 | 第31-32页 |
| 3.2.3 安防与环境参数采集分站通信协议设计 | 第32-33页 |
| 3.2.4 人脸图像识别模块软件设计 | 第33-37页 |
| 3.2.5 数据传输模块软件设计 | 第37-38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安防与环境监测平台设计 | 第39-49页 |
| 4.1 安防与环境监测服务器端设计 | 第39-41页 |
| 4.1.1 安防与环境监测服务器端需求分析 | 第39页 |
| 4.1.2 安防与环境监测服务器端设计 | 第39-41页 |
| 4.2 云平台到监测服务器端的通信 | 第41-45页 |
| 4.3 移动手机终端设计 | 第45-48页 |
| 4.2.1 移动手机终端需求分析 | 第45页 |
| 4.2.2 移动手机终端设计 | 第45-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系统实现与测试分析 | 第49-64页 |
| 5.1 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49页 |
| 5.2 系统的实现 | 第49-55页 |
| 5.2.1 系统硬件的实现 | 第49-50页 |
| 5.2.2 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50-55页 |
| 5.3 系统测试 | 第55-63页 |
| 5.3.1 硬件测试 | 第55-57页 |
| 5.3.2 软件测试 | 第57-61页 |
| 5.3.3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1-63页 |
| 5.3.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