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自我怜悯与自动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2-3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30页
        1.2.1 自我怜悯第13-18页
        1.2.2 自动思维综述第18-22页
        1.2.3 心理幸福感的文献综述第22-28页
        1.2.4 自我怜悯、自动思维与幸福感的关系第28-30页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30-32页
        1.3.1 问题提出第30-31页
        1.3.2 研究假设第31-32页
2 实验一 诱发自我怜悯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第32-35页
    2.1 目的与假设第32页
    2.2 方法第32-33页
        2.2.1 被试第32页
        2.2.2 实验设计第32页
        2.2.3 材料与任务第32-33页
        2.2.4 实验程序第33页
    2.3 结果第33-34页
        2.3.1 自我怜悯的操作检验第33页
        2.3.2 自我怜悯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第33-34页
    2.4 讨论第34-35页
3 实验二 自我怜悯与自动思维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第35-39页
    3.1 目的与假设第35页
        3.1.1 目的第35页
        3.1.2 假设第35页
    3.2 方法第35-36页
        3.2.1 被试第35页
        3.2.2 实验设计第35页
        3.2.3 材料与任务第35-36页
        3.2.4 实验程序第36页
    3.3 结果第36-38页
        3.3.1 操作检验第36页
        3.3.2 自我怜悯诱发与自动思维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第36-38页
    3.4 讨论第38-39页
4 总讨论第39-43页
    4.1 自我怜悯的诱发第39-40页
    4.2 自我怜悯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第40页
    4.3 自我怜悯与自动思维对心理幸福感的交互作用第40-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附录第53-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情感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死亡态度现状及其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