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第三节 研究设计第15-18页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二、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二章 税收政策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理论分析第18-32页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18-22页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界定和主要形式第18-19页
        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理论第19-22页
    第二节 税收原则理论第22-26页
        一、税收中性理论第22-25页
        二、税收调控理论第25页
        三、税收理论对制定我国ODI税收政策的启示第25-26页
    第三节 税收政策对ODI影响机制分析及税收政策工具介绍第26-32页
        一、税收政策对ODI的影响机制第26-29页
        二、税收政策工具第29-32页
第三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和ODI相关税收政策现状分析第32-48页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第32-37页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第32-33页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点第33-35页
        三、“走出去”企业面对的税收问题第35-37页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税收政策梳理第37-44页
        一、中国ODI所得税政策体系第38-39页
        二、流转税税收激励政策第39-40页
        三、中国对外签订税收协定的现状第40-41页
        四、纳税服务不断优化第41页
        五、国际税收合作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第41-44页
    第三节 我国ODI税收政策效果评价和问题分析第44-48页
        一、境外所得确认存在问题第44-45页
        二、税收抵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5页
        三、税收协定不够完善第45-46页
        四、税务管理和税收服务存在旳问题第46-48页
第四章 税收政策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第48-59页
    第一节 实证模型理论基础以及变量的选择第48-51页
        一、被解释变量的描述第48页
        二、税收政策相关解释变量的描述第48-49页
        三、其它解释变量的设置第49-51页
    第二节 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并对模型分析检验第51-54页
        一、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SPSS回归分析第51-53页
        二、SPSS回归分析结论第53-54页
    第三节 试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验证各变量对ODI影响程度第54-57页
        一、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数学思想第54页
        二、模型的适用性检验第54-55页
        三、公因子的选择与确定第55页
        四、旋转后的公因子识别第55-56页
        五、利用因子解释变量对ODI进行回归分析第56-57页
    第四节 实证分析结论及补充说明第57-59页
第五章 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和借鉴第59-65页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第59-62页
        一、所得税优惠政策第59-61页
        二、流转税优惠政策第61页
        三、税收协定的签订第61-62页
        四、税收服务第62页
    第二节 各国ODI税收政策的经验借鉴第62-65页
        一、税收政策的整体规划性第62-63页
        二、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方式第63页
        三、不断完善所得税制第63页
        四、与企业风险共担第63-65页
第六章 我国ODI相关税收政策的完善建议第65-70页
    第一节 完善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第65-66页
        一、制定投资导向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第65页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抵免和亏损结转弥补制度第65-66页
    第二节 税收协定的完善建议第66页
    第三节 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及管理第66-68页
        一、建立一站式税务管理服务系统第66-67页
        二、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培养专业人才第67页
        三、加强税收宣传力度,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第67-68页
        四、加强国际合作,帮助“走出去”企业维权第68页
    第四节 深度参与国际税收合作,融入税收国际化潮流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设立研究
下一篇:我国房产税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