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La/Ce掺杂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4页
    1.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 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34页
    2.1 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及处理技术第16-23页
        2.1.1 水体有机污染现状第16-18页
        2.1.2 常见污染物处理技术第18-23页
    2.2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第23-34页
        2.2.1 电催化氧化法原理第23-26页
        2.2.2 电极材料的种类及应用第26-29页
        2.2.3 稀土掺杂钛电极研究第29-31页
        2.2.4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第31-32页
        2.2.5 电催化氧化法的研究方向第32-34页
第三章 电极制备及实验分析方法第34-38页
    3.1 电极的制备第34-35页
        3.1.1 电极制备装置第34页
        3.1.2 电极制备方法第34-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8页
        3.2.1 实验材料及装置第35-36页
        3.2.2 分析测试方法第36-37页
        3.2.3 电极表征方法第37-38页
第四章 La/PbO_2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8-57页
    4.1 La/PbO_2电极与PbO_2电极降解MB的比较第38页
    4.2 工艺参数考察第38-44页
        4.2.1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第38-40页
        4.2.2 MB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0-41页
        4.2.3 电极极距的影响第41页
        4.2.4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41-43页
        4.2.5 pH的影响第43-44页
    4.3 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第44-46页
        4.3.1 电极涂层形貌分析第44-45页
        4.3.2 线性扫描分析第45-46页
    4.4 稀土掺杂量对电极性能影响第46-52页
        4.4.1 不同掺杂量下降解MB第46-47页
        4.4.2 电极涂层形貌分析第47-48页
        4.4.3 电极晶向结构分析第48-50页
        4.4.4 线性扫描分析第50-51页
        4.4.5 循环伏安分析第51-52页
    4.5 中间产物分析第52-55页
        4.5.1 IC分析第52-53页
        4.5.2 GC-MS分析第53-54页
        4.5.3 降解途径探讨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Ce/PbO_2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7-78页
    5.1 不同电极对PAP降解比较第57-58页
    5.2 工艺参数考察第58-66页
        5.2.1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第58-60页
        5.2.2 PAP初始浓度的影响第60-61页
        5.2.3 电极极距的影响第61-63页
        5.2.4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63-64页
        5.2.5 pH的影响第64-66页
    5.3 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第66-72页
        5.3.1 电极涂层形貌分析第66-67页
        5.3.2 电极表面元素分析第67-68页
        5.3.3 电极晶向结构分析第68-70页
        5.3.4 线性扫描分析第70-71页
        5.3.5 循环伏安分析第71-72页
    5.4 中间产物分析第72-76页
        5.4.1 IC分析第72-73页
        5.4.2 HPLC分析第73-74页
        5.4.3 GC-MS分析第74-75页
        5.4.4 降解途径探讨第75-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La,Ce/PbO_2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第78-101页
    6.1 不同掺杂比的电极降解阳离子金黄X-GL第78-81页
        6.1.1 降解效果的比较第78-79页
        6.1.2 降解动力学模型第79-81页
    6.2 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第81-87页
        6.2.1 电极涂层形貌分析第81-82页
        6.2.2 电极表面元素分析第82-83页
        6.2.3 电极晶向结构分析第83-85页
        6.2.4 线性扫描分析第85-86页
        6.2.5 循环伏安分析第86-87页
    6.3 工艺参数考察第87-95页
        6.3.1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第87-89页
        6.3.2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89-90页
        6.3.3 电极极距的影响第90-92页
        6.3.4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92-94页
        6.3.5 pH的影响第94-95页
    6.4 中间产物分析第95-99页
        6.4.1 IC分析第95-96页
        6.4.2 GC-MS分析第96-98页
        6.4.3 降解途径探讨第98-99页
    6.5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第101-104页
    7.1 结论第101-102页
    7.2 建议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载有机废气活性炭纤维的微波解吸研究
下一篇:黄伞菌丝对Pb2+和Mn2+的生理响应及吸附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