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 第9-12页 |
1.1.1 概述 | 第9-10页 |
1.1.2 国内城市污水管网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1.3 国外城市污水管网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城市污水管网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2.1 污水管网污染物降解及数学模型的研究 | 第15-17页 |
2.1.1 污水管网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 第15-16页 |
2.1.2 污水管网数学模型研究 | 第16-17页 |
2.2 污水管网生物膜特性的研究 | 第17页 |
2.3 污水中氮类污染物的相关研究 | 第17-21页 |
2.3.1 氮素的循环 | 第17-18页 |
2.3.2 污水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 第18-19页 |
2.3.3 有机氮类化合物的来源及影响 | 第19-21页 |
2.4 污水中磷类污染物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2.4.1 水环境中磷的形态 | 第21页 |
2.4.2 污水中磷类营养盐的影响 | 第21-22页 |
3 研究方法与实验系统的构建 | 第22-33页 |
3.1 实验系统构建 | 第22-23页 |
3.2 实验条件及配水水质 | 第23-24页 |
3.3 取样方案 | 第24页 |
3.4 测定方法 | 第24-33页 |
3.4.1 常规指标的测定 | 第24页 |
3.4.2 有机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第24-29页 |
3.4.3 磷酸盐的测定 | 第29-31页 |
3.4.4 生物膜的分析 | 第31-32页 |
3.4.5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理化特性的测定 | 第32-33页 |
4 城市污水管网无机营养盐的迁变规律 | 第33-60页 |
4.1 城市污水管网中污染物变化规律 | 第33-38页 |
4.1.1 污染物在管网中的历时变化规律 | 第33-35页 |
4.1.2 污染物在管网中的沿程变化规律 | 第35-38页 |
4.2 城市污水管网中磷类污染物的变化规律 | 第38-41页 |
4.2.1 磷类污染物在管网中的历时变化规律 | 第38-39页 |
4.2.2 磷类污染物在管网中的沿程变化规律 | 第39-41页 |
4.3 城市污水管网中氨氮合成有机氮的机制 | 第41-48页 |
4.3.1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的组成 | 第41-42页 |
4.3.2 污水中溶解性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 第42-43页 |
4.3.3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分布特征 | 第43-45页 |
4.3.4 污水中氨氮转化有机氮的合成机制 | 第45-48页 |
4.4 城市污水管网中磷酸盐的转化特性 | 第48-50页 |
4.4.1 污水中正磷酸盐的转化特性 | 第48-49页 |
4.4.2 污水中焦磷酸盐的转化特性 | 第49-50页 |
4.5 管网沿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 | 第50-57页 |
4.5.1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在管网沿程中的荧光特征 | 第50-55页 |
4.5.2 傅里叶红外特性光谱分析 | 第55-57页 |
4.6 城市污水管网中的生物膜特性 | 第57-60页 |
4.6.1 生物膜的结构特征 | 第57-58页 |
4.6.2 胞外聚合物的组成及含量 | 第58-6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 第68页 |